字好书
卖花

《卖花》

时间: 2025-05-03 22:15:46

诗句

种花千树满家林,诗思朝昏恼不禁。

担上青红要逐定,车中摇兀也教吟。

虽无蜂过曾偷采,犹恐尘飞数见侵。

应是花枝亦相望,恨无人似我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5:46

原文展示:

《卖花》
作者: 张镃 〔宋代〕

种花千树满家林,
诗思朝昏恼不禁。
担上青红要逐定,
车中摇兀也教吟。
虽无蜂过曾偷采,
犹恐尘飞数见侵。
应是花枝亦相望,
恨无人似我知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人种了千树花木,家中满是花香,然而诗思却在早晨和黄昏时刻不断困扰着他。他挑着青红色的花朵,心中想着如何卖出这些花,尽管车子在路上摇晃,他仍然在吟唱。即使没有蜜蜂来偷采花蜜,他也担心尘埃飞扬,影响了花的美丽。最终,他感到花枝之间似乎也是相互期盼,但又恨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心情。

注释:

  • 千树:形容花木繁多。
  • 朝昏:指早晨和黄昏,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思绪的烦恼。
  • 青红:指不同颜色的花。
  • 摇兀:形容车子在路上颠簸的样子。
  • 偷采:蜜蜂采蜜的行为,这里引申为对美好事物的占有。
  • 尘飞:指尘土飞扬,影响花的清洁与美丽。
  • 知音:指能够理解自己内心感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描绘生活场景,尤其喜欢以花为题材,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市井生活的一部分,诗人通过卖花这一行为,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卖花》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张镃通过描绘花的种植与销售,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特情感的追求。诗中“种花千树满家林”,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画面,仿佛让读者感受到花香扑鼻的氛围,而接下来的“诗思朝昏恼不禁”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烦恼。尽管外界环境美丽,内心却无法安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担上青红要逐定,车中摇兀也教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卖花途中的情景,表现出他对花的珍视和对诗歌的热爱。即使在颠簸的车中,他依然心系花情,吟咏不已,体现了艺术家对美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应是花枝亦相望,恨无人似我知音”更是点明了全诗的情感核心。诗人感受到花与心灵的共鸣,却又无奈地发现没有人能理解他的感受,表达了孤独与渴望知音的情怀。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对花的依恋,更是对人际关系的深思,体现了作者的细腻与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花千树满家林:描绘了诗人种植花木的繁盛景象,表达了他的热爱与投入。
  2. 诗思朝昏恼不禁:强调诗人的思绪在清晨与黄昏时分不断回旋,透出烦恼与苦闷。
  3. 担上青红要逐定:指诗人挑着花朵,心中想着如何将其售出,展现出一种生活的忙碌感。
  4. 车中摇兀也教吟:即使在颠簸的车程中,诗人仍然在吟唱,显示出他对诗歌的热爱。
  5. 虽无蜂过曾偷采:虽然没有蜜蜂来采蜜,但诗人担心尘埃的侵扰。
  6. 犹恐尘飞数见侵:对花的珍惜与保护意识,表现出对美的维护。
  7. 应是花枝亦相望:花枝之间似乎也在相互期望,传递出一种情感的共鸣。
  8. 恨无人似我知音:表达了孤独的情感,渴望能有理解自己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与诗人的感情相类比,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花枝之间的“相望”赋予了花以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青红”和“诗思”,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知音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解的渴求,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 :代表了生活中的烦恼与干扰,象征着对美的破坏。
  • :暗示生活的流动与变化,体现诗人忙碌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种花千树”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对花的热爱
    • B) 生活的忙碌
    • C) 对知音的渴望
    • D) 诗思的烦恼
  2. 诗人担心的是什么?

    • A) 花的凋零
    • B) 尘土的侵扰
    • C) 蜜蜂的到来
    • D) 诗歌的流失
  3. “恨无人似我知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孤独与失落
    • B) 欢喜与满足
    • C) 愤怒与不满
    • D) 忧愁与无奈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张镃的《卖花》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寄托,但张镃更注重自然与生活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流露。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岸帻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二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一 一剪梅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 其四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 其二 吊青溪姑词 陈将军哀词 法华小隐 剑客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臼字旁的字 盎盂相击 吉丢古堆 鬯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活蹦乱跳 有罪 孔章 佩璲 吃食 龙战虎争 以匡不逮 走投没路 草字头的字 石字旁的字 技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