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16
减字木兰花·传消寄息
作者: 卢炳 〔宋代〕
传消寄息。咫尺远如千里隔。欲见无由。惹起新愁与旧愁。情怀如醉。敧枕连宵终不寐。无奈相思。此恨凭谁说与伊。
这首词表达了思念的情感。即使我们相隔不远,却仿佛千里之遥,想见却无法相聚,因此生出了新愁和旧愁。内心的情感如同醉酒,夜里枕着床头却难以入睡。无奈的思念之情,这份怨恨又能向谁诉说呢?
作者介绍:卢炳,字子坚,号月轩,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卢炳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思念、离愁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作者对某位亲近之人的思念之中,反映出宋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减字木兰花·传消寄息》是一首深入人心的抒情词。词中描绘了思念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挣扎与无奈。开头“传消寄息”便点明了词的主题,传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和牵挂。接下来的“咫尺远如千里隔”形象地表现出即使两人身在近处,心灵的距离却如同千里之遥,令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奈。
词中“欲见无由,惹起新愁与旧愁”,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思念的痛苦与复杂,新的愁绪与往日的回忆交织在一起,令词人心如刀绞。“情怀如醉”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沉重和无所适从,夜深人静时,思念愈发强烈,难以入眠,体现了人对爱情的执着与脆弱。
最后一句“此恨凭谁说与伊”是全词的高潮,表达了对这份无奈与怨恨的无处诉说,令人唏嘘。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们在爱情中所经历的苦涩与甜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思念为主题,表现了对离别与爱情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在爱与思念中的无奈与苦涩,展现了人对情感的执着与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咫尺远如千里隔”中的“咫尺”是什么意思?
A. 远方
B. 近距离
C. 高处
D. 深处
“情怀如醉”中的“醉”比喻什么?
A. 愉悦
B. 迷乱
C. 安静
D. 疲惫
“此恨凭谁说与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快
B. 愤怒
C. 无奈
D.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上面两首词同样展现了思念与离愁,但李清照的《如梦令》更多地表现了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展现了壮士的豪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与卢炳的《减字木兰花》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均体现了宋代词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