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54:44
减字木兰花
作者:洪炳文 〔清代〕
楝花香绕。闻说春归人未晓。屈指归期。廿四番风在此时。不如归去。愁向林间听杜宇。梅雨家家。怕卷湘帘对落花。
这首词的意境如同在春天的花香中徘徊,听说春天已经归来,但人却未曾觉察。屈指一算,归期已近,正是二十四番风的时节。与其继续留在这里,不如回去吧,心中愁苦,独自坐在林间听杜鹃的哀鸣。每家每户都在迎接梅雨的到来,怕是无法卷起湘帘,面对那纷纷落下的花瓣。
作者介绍:洪炳文,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常通过诗词抒发个人情感和时代感慨。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善于用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正值自然复苏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归家的渴望,反映了他内心的忧愁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将花香、风声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的“楝花香绕”便营造了一个充满春意的氛围,接着“闻说春归人未晓”,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失落。诗中的“屈指归期”与“廿四番风在此时”相互呼应,让人感受到春天虽已来临,但归家的时刻似乎依然遥远。
接下来的“不如归去”则是一个转折,诗人内心的挣扎与选择在此显露无遗。面对愁苦,诗人选择了归去,显示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然的向往。而“愁向林间听杜宇”一语,表现了对孤独与哀伤的深刻感受,杜鹃鸟的叫声象征着离别与忧伤,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的“梅雨家家,怕卷湘帘对落花”则传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梅雨带来的湿润与花瓣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流逝,令人感到惋惜。整首词在意象的构建上和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层次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屈指归期”中的“屈指”是什么意思?
“杜宇”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炳文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但李清照更偏向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洪炳文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