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时间: 2025-04-30 15:30:06

诗句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

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0:06

原文展示:

西上经灵宝观
道士无白发,语音灵泉清。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
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
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
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


白话文翻译:

作者描写了他在西上灵宝观的所见所感。道士没有白发,声音宛如清泉般悦耳;青松显得生机盎然,白石在夜间依然明亮。作者步履轻盈,在晴朗的霞光中起步,衣袂飘飘,仿佛沐浴在华美的风中。真理的文献在高处秘藏,宝贵的气韵在四根柱子上弥漫。眼前是一条古老的关隘道路,今天的人们却依然在其中跋涉。仙人不可见,作者只能向西方而行,追寻那神秘的境界。


注释:

字词注释:

  • 道士:道教的修行者。
  • 白发:象征衰老。
  • 灵泉:形容声音清澈动听。
  • 青松:象征长寿与生机。
  • 白石:夜晚依然明亮的石头。
  • 霁霞:雨后初晴的霞光。
  • 振衣:形容衣服在风中飘动。
  • 真文:指道教的经典文献。
  • 宝气:象征着神秘而珍贵的气韵。
  • 古关路:历史悠久的道路,象征着求道之路。
  • 上仙:指高人或神仙。

典故解析:

  • 灵宝观:道教名观,象征着修道、求真理的场所。
  • 青松白石:常用来比喻长寿与不朽,表现自然的美和永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与贾岛并称“孟贾”。他生于贫困家庭,科举失利,后虽中进士,但一生颠沛流离。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苦吟自励,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孟郊晚年,表达了他对道教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感受。灵宝观作为道教圣地,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诗歌鉴赏:

《西上经灵宝观》是一首浓厚道教色彩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诗中描绘的道士形象,既是对道教修行者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老去与衰败的思考。诗开篇以“道士无白发”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接着用“语音灵泉清”来形容道士的声音,展现其灵动与清新,仿佛是修道之人所特有的气质。

“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两句,进一步运用了自然意象,青松象征着长寿与不屈,白石则代表着永恒与纯净,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描绘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仿佛置身于仙境,身心都感受到自然的灵动。

最后几句,诗人以“上仙不可见,驱策徒西征”结束,既表现出对上仙的向往与追求,也隐含了人生的无奈与追求理想的艰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基础上,融入了对道教哲学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士无白发:道士依旧年轻,象征修行的长寿。
  2. 语音灵泉清:道士的声音如同灵泉,清澈而动听。
  3. 青松多寿色:青松代表长寿,色泽鲜明。
  4. 白石恒夜明:白石在夜间依然光亮,象征永恒。
  5. 放步霁霞起:步伐轻盈,仿佛在晴朗的霞光中起步。
  6. 振衣华风生:衣袂随风飘起,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气质。
  7. 真文秘中顶:道教经典文献被秘藏于高处。
  8. 宝气浮四楹:珍贵的气韵弥漫在四根柱子之间。
  9. 一片古关路:古老的道路依然存在。
  10. 万里今人行:今天的人们仍在此跋涉。
  11. 上仙不可见:追寻的仙人无法见到。
  12. 驱策徒西征:艰难地向西方追寻理想与真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的声音比作灵泉,表现其清澈。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
  • 意象:运用自然景物来表现修道者的心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追寻真理与自由的艰难。诗人在美景与深思中,表现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士:象征修行与灵性。
  • 青松:象征长寿与坚韧。
  • 白石:象征纯净与永恒。
  • 霁霞:象征希望与美好。
  • 宝气:象征知识与智慧。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士无白发”意指: A. 道士年轻
    B. 道士衰老
    C. 道士聪明
    D. 道士富有

  2. “青松多寿色”中的“寿”指的是: A. 年龄
    B. 生命力
    C. 财富
    D. 敬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的主旨是: A. 追求仙人
    B. 追求财富
    C. 追求知识
    D. 追求快乐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孟郊的《西上经灵宝观》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孟郊更加侧重于道教哲学的思考,而王维则注重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道教文化与文学》

以上内容为对《西上经灵宝观》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中路寄喻凫先辈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赠郑仁规 送许温 过朱协律故山 题友人山花 寄杭州于郎中 途中逢进士许巢 赠许牍山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纮同轨 见字旁的字 料敌制胜 彑字旁的字 高谭清论 善忘 亡魂失魄 包含昙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包含爬的成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 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舐犊情深 气字旁的字 緑衣人 飠字旁的字 欺世钓誉 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资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