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29:02
《覆巢行》
作者:孟郊 〔唐代〕
荒城古木枝多枯,
飞禽嗷嗷朝哺雏。
枝倾巢覆雏坠地,
乌鸢下啄更相呼。
阳和发生均孕育,
鸟兽有情知不足。
枝危巢小风雨多,
未容长成已先覆。
灵枝珍木满上林,
凤巢阿阁重且深。
尔今所托非本地,
乌鸢何得同尔心。
荒凉的城池中,古老的树木多已枯干,
飞鸟在晨曦中啼鸣,哺育着幼雏。
树枝倾斜,巢也被压覆,幼鸟坠落在地,
乌鸦在下面啄食,彼此呼唤得更为急切。
春天的阳光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鸟兽之间的情感却感到不足。
树枝摇摇欲坠,巢穴又小,风雨交加,
未等幼鸟长大就已经先遭覆灭。
灵秀的树枝,珍贵的木材满是上林,
凤凰的巢穴宽广又深邃。
你如今寄托的并非本土,
乌鸦又怎能与我心同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乌鸦”与“凤凰”形成对比,象征着低贱与高贵的对立;同时,凤凰也常用于比喻理想和美好的事物。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南。孟郊的诗风以悲怆、忧伤著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覆巢行》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困惑之时。诗中描绘了鸟巢被覆的悲惨景象,隐喻着人世间的无常与苦难,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叹。
《覆巢行》以浓厚的悲悯情怀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存的艰辛与脆弱。诗的开篇用“荒城古木枝多枯”引入,给人一种荒凉与凋零的感觉,紧接着通过“飞禽嗷嗷朝哺雏”描绘出生的希望与无辜,然而这种希望又在“枝倾巢覆雏坠地”中被无情打破。
诗中通过鸟类的生存状态,折射出人类命运的无常,尤其是“阳和发生均孕育,鸟兽有情知不足”,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生命悲剧。诗人用“枝危巢小风雨多”描绘了脆弱的生命环境,揭示了生存的艰难。最后的“尔今所托非本地,乌鸦何得同尔心”,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全诗在悲伤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给读者以深刻的反思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叹,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悲伤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覆巢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孟郊
D. 白居易
诗中“乌鸦”象征什么?
A. 幸福
B. 不幸
C. 美好
D. 自由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好
B. 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C. 战争的残酷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覆巢行》这首诗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