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6:49
君看人迹蝶来轻,踏得林间路作坑。
古路今人行不得,一时移上上头行。
你看那人走过的痕迹,像是轻巧的蝴蝶翩翩而至,
在林间走过的路已经被踩得凹陷成坑。
这条古老的道路如今人们已经无法再走,
只能把它移到高处去行走。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因其擅长写景抒情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喜用平易的语言表现复杂的情感,强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是杨万里在游历过程中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世变迁的感慨。这首诗特别强调了古道的沧桑与人们生活的变化,反映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人们行走过的痕迹和古老道路的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开头的“君看”直接与读者对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诗的亲切感。接下来的“人迹蝶来轻”则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人走路的轻盈感,仿佛在描绘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然而,随后的“踏得林间路作坑”则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路被踩得凹陷,带有一种无奈与伤感。
“古路今人行不得”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也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古老的道路因人类的活动而不再适宜行走,象征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化。最后一句“一时移上上头行”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对未来的思考,古老的路虽不能再走,但我们只能寻求新的路径,反映出一种适应与变迁的智慧。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展现了杨万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古道的描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人迹蝶来轻”中的“蝶”意指什么?
“古路今人行不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林间路作坑”反映了什么?
《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本诗的“古路今人行不得”均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登高》更强调自然景观的壮阔,而《发孔镇晨炊》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细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