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9:23
忽见金丝嫋绮疏,又惊寒食到来初。不知折尽西湖柳,插遍长安万户无。
忽然看到金丝般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不由得惊讶寒食节又到了。不知这一季的柳枝是否已经被折断,插满了长安城的千家万户。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冷餐节,以纪念介之推,习俗包括禁火、吃冷食和扫墓。诗中提到的西湖和长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风景地和繁华城市,采用这些地名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画面感。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生动形象,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寒食节前后,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节日习俗的思考。寒食节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日,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在这样的时刻,与同舍友人约游天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态。开篇的“忽见金丝嫋绮疏”,通过“金丝”这一比喻,生动地呈现了春日柳条轻柔摇曳的美丽画面,营造出一种轻快的氛围。接着,诗人惊讶于寒食节的到来,反映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及对节日氛围的敏感。最后一句“不知折尽西湖柳,插遍长安万户无”,则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表现出一种对传统习俗的认同与思考。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敏感,充分体现了杨万里清新自然的诗风。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节日情感,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珍惜,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端午节
“金丝”在诗中形容什么?
A. 花朵
B. 柳条
C. 雨丝
D. 月光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细腻观察
C. 忽视
D. 愤怒
答案: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春天的细腻景象和节日的氛围,而白居易则强调生离死别的感伤。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