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29
三更风露翻衾薄,
万壑松涛到枕繁。
江上故人宁隐豹,
山中独客正听猿。
兰烟剩馥乌皮几,
烛影摇红白玉樽。
月色滩声谁寂寞,
思君清气满乾坤。
在深夜三更时分,凉风轻拂,露水湿透了薄薄的被褥;山谷间的松涛声如潮水般涌来,传到我的枕边。江上的老朋友如今是否隐匿如猛豹,山中独自的旅人却正静静倾听猿啼。兰花的香气依然萦绕,而酒杯中映出的烛光摇曳,似红似白,映照着玉制的酒樽。月光下的滩声,谁又感到孤寂呢?思念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
虞堪,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360年,卒于1430年,字子渊,号白石,山东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此诗写于诗人独自一人在山中度过漫长的夜晚,怀念江上的老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之感。正值明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人际关系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山中独夜有怀江上故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刻,感受到风露的清凉与孤独,借助松涛声描绘出山的幽深和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以“三更风露”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强化了孤独的主题。
接着,诗中“江上故人宁隐豹”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隐喻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邃,友人的隐匿如同猛豹般神秘,不禁让人思索他此刻的生活情形。与此同时,自己身处山中,寂寞的“独客”与“听猿”的描写,增强了对比,突显了孤独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兰烟剩馥乌皮几”描绘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酒宴场景,烛影摇曳,酒杯的璀璨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温情与渴望。最后一联“月色滩声谁寂寞”则是对孤独的哲思,思念的情感弥漫在天地之间,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生命的深思。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交融了个人情感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深切体验。诗人在描写中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细腻,使得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惆怅的美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在孤独中的自省,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中“江上故人宁隐豹”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江边的朋友非常显眼
B. 江边的朋友可能在隐匿
C. 江边的朋友在聚会
D. 江边的朋友很快乐
“三更风露翻衾薄”中的“三更”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晚上八点
B. 深夜十二点
C. 深夜一点
D. 深夜三点
诗中体现孤独感的意象是?
A. 兰花
B. 猿啼
C. 烛光
D. 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