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及第谢恩

《及第谢恩》

时间: 2025-04-30 21:43:43

诗句

圣朝天子荐临轩,嘉与愚臣究本原。

天地两间拊景运,唐虞三代印微言。

慙无一德酬清问,猥玷初班误圣恩。

一节誓坚忠与孝,立身端不负乾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3:43

原文展示:

及第谢恩
作者: 徐元杰 〔宋代〕

圣朝天子荐临轩,
嘉与愚臣究本原。
天地两间拊景运,
唐虞三代印微言。
慙无一德酬清问,
猥玷初班误圣恩。
一节誓坚忠与孝,
立身端不负乾坤。

白话文翻译:

在圣明的朝廷上,天子亲自推荐我,
我的微薄才能得到了圣恩的嘉奖。
在天地之间,我感受到命运的变化,
想起唐虞和三代时期的微言大义。
我感到羞愧,因为没有一德可以回报圣恩,
初次登科却辜负了天子的厚爱。
我发誓要坚守忠诚与孝道,
立身做一个不辜负天地的人。

注释:

  • 荐临轩:荐,推荐;临轩,指皇帝的殿前,意指受到皇帝的亲自推荐。
  • 愚臣:自谦之词,指自己才能不足的臣子。
  • 拊景运:拊,抚摸;景运,指大自然的运作和变迁。
  • 唐虞三代:指中国古代的两个典范时期(唐朝、虞舜及三代即夏、商、周),象征着德治的理想。
  • 清问:清明的问询,指圣明的皇帝对臣子的关心。
  • 猥玷:猥,卑贱;玷,污秽;指自己的身份卑贱,感到不配。
  • 一节:一节,指一项誓言。
  • :端庄、正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作流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强调忠诚和孝道,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及第谢恩》是徐元杰在科举中得中后所作的一首诗,表现了他对皇帝恩赐的感激,同时流露出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自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使得许多士人渴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这首诗正是其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及第谢恩》这首诗以谢恩为主线,贯穿了对皇恩的感激及自我反省。开篇提到“圣朝天子荐临轩”,直接表明了诗人获得皇帝推荐的荣幸,尤其在“嘉与愚臣究本原”中体现了谦恭之态,强调了自己的才能不足与皇恩的深厚,这种自谦的态度在古代文人中极为常见。

接下来的“天地两间拊景运”则引入了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提及唐虞三代,表现出对古代明君之治的向往,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自身时代的反思。通过“慙无一德酬清问”,他流露出对未能回报皇恩的羞愧,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最后几句“一节誓坚忠与孝,立身端不负乾坤”则是诗人的立誓,表明了他将以忠诚和孝道来回报社会和国家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个人遭遇的反思,也有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关心国家、重视道德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朝天子荐临轩: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强调得到的荣誉。
  • 嘉与愚臣究本原:谦虚自称愚臣,显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自责。
  • 天地两间拊景运:反思历史与自然变化,表现出对命运的感慨。
  • 唐虞三代印微言:追忆古代治国理想,表达对美好政治的渴望。
  • 慙无一德酬清问:自责未能回报圣恩,感到羞愧。
  • 猥玷初班误圣恩:自谦,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如此厚爱。
  • 一节誓坚忠与孝:立誓要坚守忠诚与孝道。
  • 立身端不负乾坤:立身行事要正直,不辜负天地。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忠与孝”、“立身端”。
  • 比喻: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相联系,增强情感深度。
  • 自谦:通过“愚臣”“猥玷”等自谦之词,突显诗人的谦逊。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皇恩的感激与自我反省,强调忠诚与孝道的重要性,体现了古代士人对道德与责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朝:象征着明主和良好的政治环境。
  • 天子:代表着权威和恩泽。
  • 唐虞三代:象征着历史上的理想政治。
  • 清问:代表着明主对臣子的关心和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位皇帝推荐了诗人?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圣朝天子
    D. 明成祖

  2. 诗人感到羞愧的原因是? A. 诗人未能通过考试
    B. 诗人没有回报皇恩
    C. 诗人对历史无知
    D. 诗人未能完成作品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皇恩的感激与自我反省
    C. 对家国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科后》 - 朱熹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徐元杰的《及第谢恩》和杜甫的《登高》,两者均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国家的忧虑,但徐元杰更侧重于对皇恩的感激,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国家动荡的痛心。两首诗各有千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士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午帖子词 皇后閤五首 其一 忆汉月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帝合六首 巩县初见黄河 黄牛峡祠 送京西提刑赵学士 宝剑 浣溪沙 常州张卿养素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由泛滥 业果 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旷职偾事 风马牛 血压 黍字旁的字 玉箫金琯 血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孙枝 优游自在 谊不敢辞 混应滥应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