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

《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

时间: 2025-05-01 05:23:57

诗句

翰墨绝畦私迳,言词中律度。

笔落风雨惊,诗是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

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

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厘,相去已冠屦。

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

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3:57

原文展示

翰墨绝畦私迳,言词中律度。
笔落风雨惊,诗是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
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
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厘,相去已冠屦。
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
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与感悟。作者认为,写作的技艺并不在于形式的约束,而在于言辞的精髓与内涵。创作的过程就像升堂入室,达到一定的境界是必然的。达者之间没有先后之分,真正的才能不在章句,而在于思想的深度。诗歌的表达应如同大道,虽有差距却只在毫厘之间。最终,真正的文人应当把心志如同鸿鹄一样高远,与志同道合的友人相互支持与理解。

注释

  • 翰墨:指书法和绘画,这里象征文学艺术。
  • 言词:言辞,语言的表达。
  • 律度:指诗歌的韵律和结构。
  • 笔落:下笔,写作时落笔。
  • 烟火语:指平常琐碎的语言,与高雅的文学创作相对。
  • 升堂必入室:比喻深入理解诗的内涵。
  • 达者:有才华的人。
  • 毫厘:极小的差距。
  • 兰室莲社:象征文人雅集之地,表明共同的文学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元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关注诗歌的内在精神与创作技法,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清新气质和对文学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与友人讨论诗歌创作时写成,表达了对诗歌形式与内容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思想深度与艺术表达的风尚。

诗歌鉴赏

徐元杰的《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诗中探讨了文学创作的本质和艺术的内涵。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诗歌形式的反思,强调了内在的思想与情感比外在的形式更加重要。诗中“翰墨绝畦私迳”一句,开篇即展现出文学创作的个体性与私密性,言外之意是,真正的创作源于个人的体验与感悟。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尤其在音韵的运用上,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诗歌素养。通过“升堂必入室”和“所差只毫厘”等句,作者不仅传达了诗歌创作的过程,更引发读者对创作与理解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通过“多才夙究明”的结尾,作者将这首诗推向了一个高峰,强调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翰墨绝畦私迳:书法和绘画的技艺是私人的且独特的道路。
  • 言词中律度:在语言中遵循一定的韵律与规矩。
  • 笔落风雨惊:下笔时如风雨般激荡,显示出创作的力量。
  • 诗是江山助:诗歌得以壮大是因为大自然的美与历史的积淀。
  • 不食烟火语:不沉迷于世俗的琐事,而是追求高尚的思想。
  • 升堂必入室:深入理解诗的精髓是必然的过程。
  • 达者无后先:有才华的人之间没有先后之分,彼此欣赏。
  • 要亦认意思:真正的理解是对意境的认知。
  • 伊欲登坛场:如果想要登上诗坛,就必须有广阔的视野。
  • 其中有活法:在创作中有灵活的方式与方法。
  • 所差只毫厘:在艺术上,微小的差异也可能影响整体。
  • 兰室味本同:文人的雅集具有共同的气味。
  • 把定心鸿鹄:定下心志,如同鸿鹄般高远。
  • 多才夙究明:有才的人通过长期的学习与思考而变得聪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创作比作升堂入室,传达深刻的内涵。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个体性与内在思想的重要性,提倡对艺术的深入理解与追求,反对表面的形式主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鹄:象征高远的理想与志向。
  • 兰室莲社:象征文人雅集与文学追求的场所,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共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翰墨绝畦私迳”意指:

    • A. 书法与绘画是公共的艺术
    • B. 书法与绘画是个人的独特追求
    • C. 书法与绘画没有任何技巧
  2. “达者无后先”表达的意思是:

    • A. 有才华的人之间是有优劣之分的
    • B. 有才华的人之间没有先后之分
    • C. 有才华的人总是最先被认可
  3. 诗中提到的“兰室”象征:

    • A. 文人雅集的场所
    • B. 自然环境
    • C. 诗歌的形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深邃的思考与情感。
  • 《登高》(杜甫):探讨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都强调了诗歌的深度与文学创作的内涵,但前者更多的关注人生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而后者则侧重于创作的技巧与思维的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整理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远招十五叠 其二 远招十五叠 其一 秋浦歌赠观察汪德声 哭亡侄孙士铨 舟中晚眺 夜宿山村 怀人·龚定庵 奉赠汤益阳师 其六 奉赠汤益阳师 其五 奉赠汤益阳师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枕而卧 肉林 来鸿去燕 打醋炭 杞梓之林 襄赞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金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悯时病俗 包含嗔的词语有哪些 束装就道 包含淑的词语有哪些 五月花号 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音字旁的字 鸣金收军 力字旁的字 包含案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