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10
浪淘沙 萧湄从桂林来书夸景,报以短歌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傲兀溯西江。鼎峙朱王。起衰看取阵堂堂。绮语何妨呈壮采,曲换伊凉。梦到水云乡。山影低昂。橹声鸦轧韵笙簧。铿尔风前吾与点,高咏苍茫。
这首诗描绘了西江的壮丽景色。诗人自信地向西江逆流而上,正如那雄伟的朱王山屹立在眼前。尽管景色略显衰败,但依然可以欣赏到它的雄伟气派。即使是华丽的言辞,也不妨展示出壮丽的色彩,曲调虽然轻柔,却能带来清凉的感觉。梦中我来到那水云相依的乡村,山的影子高低起伏,橹声与乌鸦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奏响悠扬的乐曲。在这铿锵的风声中,我与自然相融,高声吟唱着苍茫的天地。
"西江"是中国著名的河流,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朱王山则是桂林的标志性山脉,常被诗人用来象征雄伟和壮丽。诗中提到的“梦到水云乡”也可以联想到古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水云乡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6-1969),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创作。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桂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浪淘沙》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融合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桂林壮丽山水的同时,流露出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傲兀溯西江”,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的勇气与自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下来的“鼎峙朱王”,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桂林山水的巍峨与壮丽。
诗中多次提到的“梦到水云乡”,引发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渴望逃离现实的情感。最后一句“高咏苍茫”则是对自然的赞美,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用词华丽,意象丰富,通过音韵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悠扬的旋律感,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朱王山”象征什么?
“梦到水云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傲兀”一词可以理解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