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42
平章门外路,散策喜凉天。
雨涨青蛙水,秋成白鹤田。
林塘闻牧笛,墟里起炊烟。
欲问沧洲趣,沧洲趣不传。
在平章的门外小路上,悠闲地散步,享受这凉爽的天气。
大雨过后,青蛙在水中欢叫,秋天已到,稻田里白鹤成群。
林塘边传来牧羊的笛声,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
想要询问沧洲的趣味,却发现沧洲的趣味难以言传。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之,号升庵,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善于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明代,诗人在平章门外游玩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借此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表达对生活乐趣的思考。
《观刈稻纪谚 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场景。开头两句“平章门外路,散策喜凉天”,诗人漫步在门外的小路上,感受着凉爽的秋天,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情。接着“雨涨青蛙水,秋成白鹤田”,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观,青蛙在水中欢叫,而稻田中则聚集了白鹤,生动地表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后两句“林塘闻牧笛,墟里起炊烟”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生活气息,牧笛声与炊烟的升起,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田园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最后一句“欲问沧洲趣,沧洲趣不传”则引发思考,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理想与趣味的追求,但又感到这些趣味是难以言传的,隐含了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又蕴含着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怀,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整体表现了一种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理想生活的心境,同时也隐含着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蛙水”主要是指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秋天的气息?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慎的《观刈稻纪谚 其一》更为侧重于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描写,前者表达的是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展现了宁静与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