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5:46
瑞鹤仙(饯郎纠曹之岩陵)
作者: 吴文英
夜寒吴馆窄,渐酒阑烛暗,犹分香泽。
轻帆展为翮,送高鸿飞过,长安南陌。
渔矶旧迹,有陈蕃虚床挂壁。
掩庭扉,蛛网黏花,细草静瑶春碧。
还忆,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
长吟堕帻,暮潮送,富春客。
算玉堂不染,梅花清梦,宫漏声中夜直。
正逋仙清瘦黄昏,几时觅得。
夜晚寒冷,吴馆显得狭小,酒逐渐喝完,烛光昏暗,香气依然弥漫。
轻帆展开如同翅膀,送走高飞的大雁,飞向长安的南街。
渔船的旧痕迹,还有陈蕃的虚床挂在墙壁上。
关上庭院的门,蛛网黏在花上,细草静静地映衬着瑶春的碧绿。
我还记得,洛阳的年轻时光,风露轻轻摇曳烛光,岁月仿佛如昔。
我长吟着,帽子掉落,暮潮送走富春的客人。
算起来,玉堂未曾沾染,梅花的清梦,直到夜深宫漏声中仍在。
正如逋仙般清瘦的身影,在黄昏时分,何时才能找到他呢?
吴文英(约公元1090-1156年),字文英,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相融合,作品多描写离别与思念,情感真挚。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写,寄托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瑞鹤仙》不仅是对离别时刻的细腻描绘,更是对人生感悟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夜寒吴馆窄”引入,展现出一种孤独感。随着酒渐渐喝尽,烛光逐渐暗淡,仿佛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情的冷淡。接着,诗人以轻帆送别高鸿,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长安南陌寓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舍。
通过对陈蕃虚床的提及,诗人不仅引入历史典故,还借此反映出对名士风范的向往。接下来的细草与蛛网的描写,增添了庭院的静谧,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在回忆洛阳年少时光时,诗人表现出对青春的怀念,时光如水,流逝而去。最终,诗人以“逋仙清瘦黄昏”作结,既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丝无奈。这种对比加强了整首词的情感深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离别、青春与理想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的沉思与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瑞鹤仙》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陈蕃”是哪个朝代的名士?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