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惜秋华(夹钟商重九)

《惜秋华(夹钟商重九)》

时间: 2025-04-30 05:27:26

诗句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

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

江上故人老。

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

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

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

闲了。

看芙容、画船多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7:26

原文展示

惜秋华(夹钟商重九)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
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
江上故人老。
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
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
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
闲了。看芙容画船多少。

白话文翻译

细微的蟋蟀声在耳边响起,仿佛在灯前轻声诉说着深秋的怀抱。
我害怕走上那青翠的山峰,因为那烟雾笼罩下的残照让我心中伤感。
西湖如同镜子一般掩盖了浮尘,晨曦的影子与秦朝的美人发髻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混乱。
新飞来的鸿雁,唤起了我心中的凄凉,渐渐融入了红色的萱草与乌黑的帽子之中。
江上的故人已是白发苍苍。
望着东篱的美丽景色,依然如昔那般娟秀可人。
梦境在邻居敲锣声中断开,愁绪又悄然涌来。
秋天的娘子泪湿了黄昏,又是一城细雨轻风。
闲下来了,看看那画船上的芙蓉花,有多少呢?

注释

  • :指蟋蟀,秋天常听到的虫鸣。
  • 翠微:指青翠的山峰。
  • 秦鬟:古代女子的发髻,寓意美丽的女子。
  • 新鸿:新飞来的鸿雁,象征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 秋娘:秋天的女子,象征着秋天的情感。
  • 芙容:指芙蓉花,常用来象征美女或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子华,号梦窗,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细腻的词风著称。吴文英的词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感受,风格柔婉且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惜秋华》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重阳节的时机,表达对秋天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忧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寂寥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惜秋华》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体现了吴文英细腻而富有情感的风格。诗中通过细腻的虫鸣声引入深秋的氛围,展现了秋季的萧瑟和作者内心的感伤。第一句“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以蟋蟀的鸣叫声为引子,设置了一个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青翠山峰的惧怕和对残照的伤心,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和惆怅。西湖的描写则展示了自然景色的优美与人事的沧桑,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联想人生的无常,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秋意的情境,使人感受到深切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细微的蟋蟀声在灯下响起,仿佛诉说深秋的情感。
  • “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不想登高,因烟雾和残阳带来的悲伤。
  •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西湖如镜,但被尘沙遮掩,晨曦中的美丽影子变得模糊。
  •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新来的鸿雁唤起了内心的凄凉,融入了秋色和忧愁。
  • “江上故人老”:江边的老朋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望着东篱的美景,依旧如昔。
  • “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梦境在邻居的敲锣声中断开,愁绪随之而来。
  • “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秋天的女子泪湿了黄昏,城中细雨轻风弥漫。
  • “闲了。看芙容画船多少”:闲下来了,看看画船上的芙蓉花,感受秋意。

修辞手法
吴文英在词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仗。比如“细响残蛩”中“残蛩”不仅指蟋蟀,还隐含了秋天的无奈感;“翳晓影秦鬟云扰”则通过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秋为背景,表达了对秋天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基调既有忧伤又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蛩:象征秋天的孤寂和凄凉。
  • 翠微:代表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西湖:象征美丽的自然与人生的变迁。
  • 新鸿:代表远方的思念与不舍。
  • 秋娘:象征秋天的情感和人生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残蛩”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蚂蚁
    C. 蝉
    D. 蜜蜂

  2. 诗人对“翠微”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喜爱
    B. 害怕
    C. 无所谓
    D. 渴望

  3. “西湖镜掩尘沙”中的“镜”指的是什么?
    A. 西湖的水面
    B. 真实的镜子
    C. 眼睛
    D. 记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更为壮阔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吴文英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落索 郴县道中 一落索 一落索 一落索 一落索 春思,用周美成韵 一落索 一落索 杏花天(寄天台刘允叔) 杏花天 杏花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字旁的字 年老色衰 手字旁的字 包含镜的词语有哪些 爱财舍命 匕字旁的字 孀妻 音辞 时运不齐 漫天盖地 邑士 援溺振渴 因势乘便 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折文旁的字 四殃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