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时间: 2025-05-02 03:09:59

诗句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

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

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9:59

原文展示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
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
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
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
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中秋夜,风轻轻吹拂着尘埃,雨水打湿了凉亭,唤起了作者的秋思。喝着酒慢慢消磨时光,灯光摇曳的影子旁边,静静洗净了芭蕉的耳朵。远处的海面上,铜色的波光映照着,愁苦的云层笼罩着重重山峦,北边的燕子、南边的雁都在天际飞翔。算来算去,阴晴变化似乎经历了几番,渭城的故人已然离散。回想往昔在青楼欢歌高唱,醉意朦胧中,唤醒了那位美人梳洗打扮。红叶在光影中流转,鬓边的苹花映衬着我的心事如秋水般涌动。清晨的白色凝结在虚空中,香气随轻烟袅袅而散,我倚窗而立,手中捧着小瓶,瓶中是稀疏的桂花。最后我想问问深宫中,嫦娥是否依然在那儿,她是否也妒忌那几朵云彩呢?


注释

  • 尘徽:尘土的印迹,形容环境的清冷与孤寂。
  • 凉榻:凉爽的长椅,指在秋天晚上休息的地方。
  • 缓酒:慢慢地品酒。
  • 净洗芭蕉耳:指清洗芭蕉叶,象征清净与恬淡。
  • 铜华沧海:铜色的光华映照在海面上,形容海的辽阔。
  • 姮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象征美丽与孤独。
  • 妒云第几:指嫦娥是否也因云彩而生妒忌,表达一种幽怨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约 1070-1130)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与柳永、李清照等人并称。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乙巳年中秋,正值寂寥的秋雨时节,诗人借助中秋的场景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中秋节是团圆的时刻,然而雨天却让这种团圆的情感更显得孤独。


诗歌鉴赏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词的开头以“风拂尘徽,雨侵凉榻”开始,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秋雨绵绵的夜晚,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用“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展示了一个人独自品酒、思索的情境,暗示了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感伤。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则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然而这种欢乐与现在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在红叶和苹花的描写中,展现了岁月的流逝与心事的沉重,情感愈发深邃。结尾部分对嫦娥的提问,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秋风轻拂,雨水打湿凉榻,勾起了秋天的思绪。
  2. 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慢慢饮酒以消磨时间,灯光摇曳的影子旁边,静静地洗净芭蕉的耳朵。
  3. 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铜光映照在海面,愁苦的云层笼罩重重山峦,燕子北飞,雁南归,遥不可及。
  4. 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算来算去,阴晴变化似乎经历几番,渭城的故人已离散。
  5.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回忆往昔在青楼欢歌高唱,醉意中唤醒了美人梳洗的情景。
  6. 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红叶在光影中流转,鬓边的苹花映衬着心事如秋水般涌动。
  7. 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晨曦的白色凝结在虚空,香气随轻烟袅袅而散,我倚窗而立,手中捧着小瓶,瓶中是稀疏的桂花。
  8. 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最后想问问深宫中,嫦娥是否还在,她是否也妒忌那几朵云彩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如“心事成秋水”表达内心情感的流动。
  • 拟人:如“香吹轻烬”,赋予香气以动感。
  • 对仗:如“燕北雁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夜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风: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2. 雨水:代表着忧伤与情感的沉重。
  3. 红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感伤。
  4. 嫦娥:代表美好与孤独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中描绘了秋天的天气变化?
    A. 风拂尘徽
    B. 青楼旧日
    C. 红叶流光
    D. 问深宫

  2. “姮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孤独的心情
    C. 传说中的仙子
    D. 秋天的景象

  3. 诗中提到的“净洗芭蕉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故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A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吴文英的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词人在描写秋天的景象和情感时的不同风格与表达方式。吴文英的作品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2. 《宋代词人传记》
  3. 《古诗词讲解与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前韵与前人同舟自城归 满江红(丁未九月望赏月) 丙子丁丑年避难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两雪窦 似雪窦西麓庵僧昂蒙纯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 四安县道中望一山最尖青问轿夫云是馒头山因 游蔡峰道中三首·碧渚庵前 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响不辞声 遣归 慢工出细活 包含终的词语有哪些 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犁舌狱 齒字旁的字 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尤物 舟字旁的字 峭论鲠议 攀橑 画水镂冰 尸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