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49
吴文英的《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
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
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
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
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
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
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秋天的灯花已悄然绽放,夜深时檐下的影子仿佛琵琶在低声吟唱。越国的美女在青色的镜子中洗去脸上的红尘,山间的女子如同秦国的眉目般妩媚。金色的茸草与翠绿的田畦交错,认得那座城市的阴影,那里是我春耕的旧地。晚上的舂米声响起,新米的香气随稀疏的烟雾弥漫在林间。清脆的磬声在风中响起,仿佛海底的芙蓉花正在袅袅升起。阿香在秋梦中娇声啼哭,玉女传递着幽静的素雅。人驾着梅花小舟尚未渡过河流,试图在梧桐树下聊聊分餐的事。采菱的曲调别具一格,希望能留住蓬莱的景致,霎时云雾便消散了。
吴文英,字文英,号元之,宋代词人,淳熙年间人,擅长词作,被誉为“婉约派”的代表之一。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创作于秋季,诗人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越国文化和美人形象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观察与感悟。首句“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便以灯花和檐影构建了一个温馨而又略显孤寂的场景,夜的寂静与琵琶的低语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下来的描写中,越娥的清雅与山斗的妩媚相得益彰,突显了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词中对乡土的熟悉感,尤其是“认城阴春耕旧处”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新稻的香气与晚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面,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诗的后半部分,阿香的娇啼和玉女的幽素传递出一种柔和而又淡雅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匠心,清磬、芙蓉等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深化了诗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与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细腻感受,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以及对故土的眷恋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哲思,情感细腻而深沉。
诗中提到的“灯花”主要象征什么?
“越娥青镜洗红埃”中“红埃”指的是什么?
诗歌中表达了对哪个季节的情感?
吴文英与李清照
吴文英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描写和温柔的情感著称,而李清照的词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与细腻的心理描写。两者都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婉约风格,但在意象使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李清照常常通过个人的情感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而吴文英则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描绘来传递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