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49
玉漏迟 题阙
作者:白朴
碧梧深院悄。清明过也,秋千闲了。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音信杳。西楼尽日,凭栏凝眺。缥缈。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夜深寒悄。檐玉敲残,捱得五更风小。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芳径晓。惆怅落红多少。
在静谧的深院中,碧绿的梧桐树显得格外安静。清明节已过,秋千也闲置了。杨柳的阴影下,听到鸟儿又在啼鸣。人已经离去,通往瑶台的路显得遥远,曾经在花前的欢笑如今只能孤独地回忆。音信全无。西楼上整日倚栏眺望,心绪缥缈。雾气笼罩,窗外的云雾让人遗憾梦断青鸾,夜深时分显得寒冷寂静。屋檐上的玉滴声敲打着残余的夜,熬过了五更,微风轻拂。麝香注入已经冷却的金色香炉,烛光短暂,银屏上也是空空如也。芳香的小径上,早晨的露水中,落红不知有多少,令人惆怅。
作者介绍
白朴,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诗人,是元曲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故,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玉漏迟》创作于社会动荡的元代,诗人通过描写深院的寂静和对往日美好的回忆,表达了对失去的情感的追忆与惆怅。
《玉漏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寂静深院中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碧梧与秋千的描写,体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冷清的氛围,清明过后,春天的生机似乎也随着人的离去而逐渐消散。诗中“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鸟鸣声又让人感到一丝生机,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去瑶台路远”,诗人通过对美好回忆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音信杳”,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等待。整首诗在西楼凭栏的意象中,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更是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夜深寒静,屋檐的玉滴声和冷却的麝香,共同营造出一种惆怅又凄凉的氛围,令人感叹不已。
最后的“惆怅落红多少”,则是对春天逝去、青春消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追忆与惆怅。通过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失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