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26
作者: 白朴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
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
迷楼故应不见,见原缺见字,
兹据丁钞本补琼花底事也香消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
谁能十万更缠腰。
鹤驭尽飘飘。
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
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
二十四桥明月,玉。
这首词描写了东南地区的壮丽风景和人们的生活场景。淮河如潮水般奔涌而来,作者回忆起在江都的日子,锦帆轻舟巡游,汴水绵延遥远。迷雾中的楼阁似乎不再可见,难以辨认的字迹让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使得往日的繁华和王权的兴衰全都交给渔樵来评说。谁能在这十万更的夜晚中缠绵不绝?白鹤的驾驭如云端飞舞。正值绣陌珠帘之时,红灯光影摇曳,三五良宵的热闹场景令人沉醉。春风吹拂在竹西亭上,醉酒之际,金貂外衣随意披挂。二十四桥下的明月,映照着如玉的景色。
作者介绍: 白朴,元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常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元代,正值南宋灭亡后,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下的时代。白朴通过描写江南的美景与生活,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展现了白朴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开篇即以“壮东南形胜”点明地域,描绘了江南的秀丽景色,细腻的笔触让人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淮河之畔,感受到那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感。接着,词人通过回忆往昔的巡游,展现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在词中,作者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提到的“王霸”与“渔樵”,象征着权力与民生,这种对比反映出历史的无情与人们的无奈。最后,词人以春风竹西亭的醉酒场景作为结尾,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体上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指的是哪个地方?
“锦帆巡幸”中的“锦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渔樵”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