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22
木兰花慢 题阙
作者:白朴〔元代〕
听鸣驺入谷,怕惊动北山猿。
且放浪形骸,支持岁月,点检田园。
先生结庐人境,竟不知门外市尘喧。
醉后清风到枕,醒来明月当轩。
伏波勋业照青编。
薏苡又何冤。
笑蕞尔倭奴,抗衡上国,挑祸中原。
分明一盘棋势,谩教人着眼看师言。
为问鲲鹏瀚海,何如鸡犬桃源。
听到马声入谷,怕惊动北山的猿猴。
不如放纵自己,度过岁月,细细查看田园。
先生在这里建了居所,竟不知道门外的市声喧闹。
醉后清风扑面而来,醒时明月照耀窗前。
伏波的功业照耀着青帛。
薏苡又有什么冤屈呢?
嘲笑那些微不足道的倭奴,竟敢与大国抗衡,挑起中原的祸事。
分明是一盘棋局,偏要让人盯着师傅的言辞。
请问鲲鹏在广阔海洋中,何尝比得上鸡犬在桃源的安宁?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著名杂剧作家、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白朴的诗风恬淡,常流露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代,时局动荡,白朴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事的思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无奈。
《木兰花慢 题阙》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刻的社会思考展现了白朴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篇“听鸣驺入谷,怕惊动北山猿”,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醉后清风到枕,醒来明月当轩”,在醉与醒的对比中,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提及“倭奴”与“鲲鹏”,暗指当时的国事与个人理想的矛盾,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的追求,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困惑与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白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鲲鹏”象征什么?
A. 平凡的生活
B. 壮志与理想
C. 权力的斗争
D. 自然的和谐
“醉后清风到枕”中的“清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宁静与舒适
C. 激昂与斗志
D. 无奈与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