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6:58
木兰花慢 丙子冬,寄隆兴吕道山左丞
作者:白朴 〔元代〕
忆元龙湖海,樽俎地笑谈间。
尽画烛寒烧,红螺细卷,沉醉更阑。
西风数声笳鼓,怅匡庐山下送征鞍。
秋水苹花渐老,晓霜枫叶初丹。
滕王高阁倚江干,极目楚天间。
想画栋朱帘,朝云南浦,暮雨西山。
天涯倦游司马,更几时携手一凭栏。
别后相思何处,月明千里乡关。
在元龙湖海的记忆中,欢声笑语围绕着酒席。烛光微弱地燃烧,我在细卷的红螺边,醉意朦胧,夜色渐深。西风吹来几声笳鼓,我在匡庐山下,惆怅地送别征鞍。秋水和苹花逐渐衰老,晨霜染红了枫叶。滕王高阁依傍江岸,极目远望楚天。想象着画栋朱帘,早晨在云南浦,傍晚在西山雨中。天涯游子,司马迁那样的疲惫,何时能够再次携手共凭栏杆?分别后思念的身影在哪里,明月照亮着千里之外的家乡。
作者介绍:白朴,元代著名诗人、戏曲家,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丙子年冬季,诗人通过寄托于朋友的信中,展现自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表达了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抒情和怀旧色彩的词作。诗人白朴以元龙湖海的记忆为引子,回忆起与友人在一起的欢快时光,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酒宴间的欢声笑语。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如“红螺细卷”、“西风笳鼓”等,传达出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惆怅。
在诗中,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隐喻了人生的无常。诗人描绘了秋水和苹花的渐老,枫叶的初丹,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衰退,寓意着人事的变迁。滕王高阁的意象则暗示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将思念化为月光,照耀着千里乡关,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自然和故乡的深刻感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而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樽俎”指的是什么?
A. 酒器和食器
B. 乐器
C. 花草
“秋水苹花渐老”这句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衰退
B. 春天的来临
C. 快乐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月明千里乡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希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