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时间: 2025-05-03 21:29:03

诗句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9:03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
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
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谁能与我共享这春日的光华,红艳艳、粉粉嫩嫩的野蒿花。
闲愁随着年纪渐长而无子可寄托,酗酒的毛病如今也减轻了些。
远山近山,路途蜿蜒斜斜,正是在无聊之际,乐声响起。
去年醉酒之地我仍能记起,细数溪边有多少家。


注释:

字词注释:

  • 管日华:指的是把握春光,享受美好时光。
  • 朱朱粉粉:形容花色鲜艳,生动美丽。
  • 闲愁:无所事事的忧愁。
  • 酒病:对酒的依赖或酗酒成性。
  • 横斜:形容路途的曲折。
  • 管弦哗:乐器的喧闹声,形容热闹的场面。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老去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表现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诗人。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写抗击外敌和个人情感。辛弃疾的创作风格深受李清照的影响,但又融入了自身的豪情和壮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同时也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展现了辛弃疾晚年的心境,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追忆。首句“谁共春光管日华”便设下了诗的基调,春光虽美,但缺乏同伴共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渴望。接下来“朱朱粉粉野蒿花”通过色彩鲜艳的花朵描绘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然而与诗人的闲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反复提及的“闲愁”、“酒病”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暗含了对生命的思考。随着年岁渐长,酒病虽有所减轻,但闲愁依旧萦绕心间,这种对生活的感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后半部分的“山远近,路横斜”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山路,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无聊,但在“正无聊处管弦哗”中,诗人又通过音乐的描写,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热情的坚持与追求。最后一句“细数溪边第几家”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形成了对春光与往昔生活的双重思考。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交织着孤独、怀念与对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情感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共春光管日华:抒发与友人共赏春光的愿望,暗示孤独。
  2. 朱朱粉粉野蒿花:描绘了春天的花卉,表现春光的美好。
  3. 闲愁投老无多子:表达年老后的孤独感,缺乏后代的担忧。
  4. 酒病而今较减些:表明对酗酒的反思,情绪有所减轻。
  5. 山远近,路横斜:描写了山路的蜿蜒,象征人生的曲折。
  6. 正无聊处管弦哗:在无聊之际,乐声响起,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7. 去年醉处犹能记:回忆往昔醉酒的地方,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8. 细数溪边第几家:细数去年醉酒时的情景,增添了生活的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比作美好生活的象征。
  • 拟人:通过“酒病”赋予酒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山远近,路横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怀旧与对生活的热爱展开,表达了诗人在岁月流逝中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美好与生机,代表生命的希望。
  • 野蒿花:象征自然的纯粹与美丽。
  • 山、路: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曲折。
  • :象征生活的沉醉与逃避。
  • 管弦:象征生活的热闹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朱粉粉”指的是什么? A. 颜色鲜艳的花
    B. 秋天的落叶
    C. 冬天的雪

  2. 诗人对“酒病”的态度是? A. 继续酗酒
    B. 反思与减轻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山远近,路横斜”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曲折与艰难
    C. 生活的简单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虽有不同,但同样描绘了对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的感慨。
  • 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注重气势,后者则更注重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稼轩长短句》
  • 《宋词三百首》
  • 《唐宋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秋蝉声 画石 行营即事 观猎三首 咏双开莲花 酬问师 赠头陀师 险竿行 险竿行 游碧玉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毒手尊前 诲人不倦 長字旁的字 柴片 良车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紧要关头 羽衣蹁跹 棒结尾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疾殃 东驰西撞 包含冗的词语有哪些 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惊心惨目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