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0:30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
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
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且对着东风痛快地喝酒,不要让白发空自催促。
心中已满是千字的美好情怀,借着酒意消去一切烦恼。
不必再唱《阳关三叠》来告别,只今听到凤诏的归来。
五云两两相对,望向那三台星宿,已觉得精神聚会,心情愉悦。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语言典雅。
《西江月》是辛弃疾在中年时期创作的作品,结合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创作时正值南宋偏安一隅,国难未平,辛弃疾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辛弃疾的《西江月 其一》是一首表现豪情壮志和对生活深刻思考的词作。全诗开头便以“且对东君痛饮”开启,表现出一种放纵的态度,似乎在对抗岁月的催促。随着白发的到来,诗人不愿意让它空自催促,反而要痛快地享受当下的生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酒的寄托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
“琼瑰千字已盈怀”一句,表达了辛弃疾心中满是美好诗句和情感,酒成为他释放情感的媒介。接下来的“不必再唱阳关别去”,则透露出对离别的厌倦,以及希望重聚的愿望。最后,五云两两望三台,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已然感受到一种精神的聚会,难以抑制内心的愉悦。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东风、白发、琼瑰等皆为情感的象征,描绘出一种既痛快又深邃的思考。辛弃疾通过对饮酒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全诗围绕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向往展开,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东君”指的是哪一个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阳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聚
B. 离别
C. 失落
D. 思念
诗人对“华发”的态度是?
A. 悲伤
B. 无奈
C. 放纵
D. 忽视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辛弃疾的《西江月 其一》,体会其情感与思想,同时也能欣赏古诗词的韵味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