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4:1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4:11:31
微阴三月三,草生水初活。
相将趋水次,天影与波阔。
春水似胜秋,冰释未匝月。
水边虽无人,春气自发越。
畏庐商画稿,最取山一抹。
林间窣堵坡,势若涌木末。
嬉游甘适野,聊散冲冠发。
肉食者谋之,榱栋崩且折。
吾侪归何党,曷不乐今日。
在微阴的三月三日,草木开始生长,水流也初显生机。我们相约走向水边,天影与波光交融,显得格外辽阔。春天的水似乎胜过秋天,冰雪尚未完全融化,月光依然清晰可见。水边虽无人,但春天的气息却自然而然地涌现。为画庐山的风景,我最偏爱这山间的淡淡一抹。林间的窣堵坡,形势如同涌动的木末。游玩嬉戏在这广阔的野外,随意散发着我们的头发。那些吃肉的人在谋划,屋檐和柱子快要崩塌折断。我们归属于何党,何不乐在当下?
郑孝胥(1830-1894),字葆卿,号白卿,清代著名诗人和文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三月三日林山腴招集南河泊》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结合了踏青节的传统习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日的向往与享受。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三月三日的美好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通过“微阴”、“草生水初活”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同时,诗人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思考,尤其是“肉食者谋之,榱栋崩且折”的句子,隐含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悠然自得而又略带忧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微阴三月三”中的“微阴”指的是什么天气?
诗中提到的“肉食者”是指什么样的人?
诗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