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4:06
原文展示:
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
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寺庙和苍颉造字台的情景:在夕阳下的野外寺庙,古老的树木在寒冷的天空中显得苍凉悲伤。空寂的台阶上留下了鸟儿的足迹,仿佛在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过造字的时光。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770年),字子美,号天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生动的描写而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及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岑参游历时,可能是在一次秋冬之际,游览苍颉造字台时的感悟。古木与荒台的结合,体现出对历史的追溯和对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孤寂的画面,展现了人类文化的深邃与历史的沧桑。开篇的“野寺荒台晚”,描绘了一个偏僻荒凉的寺庙,夕阳的余晖和寒冷的天气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气氛。接着“寒天古木悲”,古树在寒冷的天空下显得更加悲凉,给人一种苍老、无奈的感觉。
“空阶有鸟迹”一句,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引入了生命的痕迹,鸟儿的足迹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热闹。最后一句“犹似造书时”更是将诗的主题引向深远,苍颉造字的传说与现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变迁。在这幅孤寂的画面中,诗人似乎在呼唤着历史,也在思考着自身的存在。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敏感与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对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敬仰。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天”意指什么?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天
C) 炎热的夏天
D) 秋天
“空阶有鸟迹”中鸟迹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生命的延续
C) 文化的遗失
D) 自然的毁灭
“犹似造书时”中的“造书”指代的是谁?
A) 李白
B) 苍颉
C) 杜甫
D) 韩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岑参的诗多带有一种孤独的哲思,而王之涣则常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来表达豪情,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