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16:25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作者:岑参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这棵柏树色泽青翠,刚刚移植到这里。
它并不是在高台上栽种,而是留在了荒凉的沙地上。
柔嫩的叶子轻轻掩映着门前的柳树,
绚丽的花朵在院中与梅花嬉笑。
不必担心岁末的凋零,
霜露又怎会摧残它们呢?
此诗没有明显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及柏树的生长,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符合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特征。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770),字子美,号青山,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岑参在边塞任职期间,见证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其作品常以边塞为背景,表达对家国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崇敬。
这首诗通过描绘新栽的柏树,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开头的“爱尔青青色”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更蕴含了对柏树的喜爱。诗人将柏树移植到新环境,暗示着适应和生长的能力。接着,诗人通过“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便环境并不理想,生命也能顽强地绽放。
最后两句“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韧性的坚定信念。在诗中,霜露代表着恶劣的环境与困境,但诗人却不以为然,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岑参对于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坚韧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爱尔青青色”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霜露”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岑参的《使院中新栽柏树子》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前者侧重于对生命韧性的赞美,后者则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两者均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