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42
昔公调鼎实,指顾九庙尊。
郡国富士马,于今开塞垣。
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
昔日的公侯在调和鼎的食材时,曾指点着九个庙宇的尊像。
各个郡国都富裕如同骑着良马,今天却只能开设塞垣。
谁能为公侯的去世而振作,守卫国家的北门?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属于“苏轼派”。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情感真挚且富有哲理。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的中年时期,正值北方民族侵扰南宋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同时也反思古代英雄人物的责任和理想。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开头以“昔公调鼎实”引入,展现了古代公侯治理国家的智慧与能力,暗示当年国家繁荣的局面。接着,诗人描绘了当时郡国的富饶,形象的对比出“今日开塞垣”的无奈,暗含对国家防务的紧迫感。最后一句“谁能起公死,为国守北门”则引发对国家未来的思考与忧虑,寄托了对能人志士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有力,情感深沉,既表现对历史的敬仰,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通过对古今对比,诗人揭示了国家治理的艰难,以及英雄人物在国家危难时刻的重要性。诗中所体现的强烈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深厚的社会意义。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警示,强调国家治理的艰难以及英雄人物的重要性,传达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注。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对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昔公”指的是哪类人物?
“郡国富士马”中的“士”是指?
诗中“北门”代表什么?
答案:
这些作品在表达对国家的关怀与思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蕴含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