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时间: 2025-05-02 07:48:22

诗句

北客未尝眉自颦,南人夸说齿生津。

磨钱和蜜谁能许,去蒂供盐亦可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8:22

原文展示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黄庭坚

北客未尝眉自颦,
南人夸说齿生津。
磨钱和蜜谁能许,
去蒂供盐亦可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北方人从未因梅花而愁眉不展,而南方人则自夸其齿能生津。磨成钱的梅花和蜜糖,谁能给予承诺呢?去掉梅花的蒂,也可以用来做盐,亦可供人享用。

注释

  • 北客:指北方的旅客或客人,暗示其对梅的态度。
  • 眉自颦:形容因思虑或忧愁而皱眉。
  • 齿生津:南方人因气候湿润,口齿生津,形容人们的生活滋润。
  • 磨钱和蜜:磨成粉末的梅花和蜜,暗示其价值和用途。
  • 去蒂:去掉梅花的蒂,暗指梅花的部分可以被利用。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是冬季的花朵,常被赋予坚强的品格。
  • 北方与南方的对比:古代中国北方与南方的文化差异,北方人通常性格刚直,南方人则偏向细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咏叹梅花。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交往中,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及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的差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北客与南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与人们对梅花的不同态度。北客从未因梅而愁眉,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性格,说明北方人对梅花的欣赏并不局限于情感的寄托,而是更为直接和实用。相对而言,南人则自夸齿生津,暗含了南方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磨钱和蜜的意象,体现了梅花的多用途,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去掉梅花的蒂,可以用来做盐,既说明了梅花的价值,也暗示了生活的智慧。整首诗在轻松幽默的语调中,透露出深刻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客未尝眉自颦:北方的客人从未因为梅花而皱眉,显示出他们的洒脱。
  2. 南人夸说齿生津:南方人自夸拥有甜美的口腔,象征着他们对生活的享受。
  3. 磨钱和蜜谁能许:磨梅花成钱和蜜,询问谁能给予这样的承诺,暗含对价值的思考。
  4. 去蒂供盐亦可人:梅花去掉蒂还能做盐,表明梅花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修辞手法

  • 对比:北客与南人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将梅花的用途比作生活中的多重可能,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北方人与南方人不同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洒脱与智慧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代表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象征生活的实用性和智慧,强调了物品的多重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客”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去蒂供盐亦可人”一句中的“蒂”指的是梅花的哪部分?

    • A. 花瓣
    • B. 花蕊
    • C. 花梗
    • D. 花蕊

答案

  1. B. 北方
  2. C. 花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与黄庭坚的对梅花的细腻观察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注重豪情,后者则关注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通鉴》

相关查询

月夜 十七拍 贾家庄 贫女吟四首 第一百九十五 二女第一百四十四 夜起 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诗 赵太祖暮 夜坐偶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包含渤的词语有哪些 瓜分鼎峙 耳刀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出死 乔怯 魂飞胆破 尽盘将军 请将不如激将 鼓字旁的字 头发油 貝字旁的字 两脚野狐 亲若手足 幽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