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8:22
戏答晁深道乞消梅二首
黄庭坚
北客未尝眉自颦,
南人夸说齿生津。
磨钱和蜜谁能许,
去蒂供盐亦可人。
这首诗表达了北方人从未因梅花而愁眉不展,而南方人则自夸其齿能生津。磨成钱的梅花和蜜糖,谁能给予承诺呢?去掉梅花的蒂,也可以用来做盐,亦可供人享用。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咏叹梅花。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交往中,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及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与南方文化的差异。
这首诗通过北客与南人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与人们对梅花的不同态度。北客从未因梅而愁眉,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性格,说明北方人对梅花的欣赏并不局限于情感的寄托,而是更为直接和实用。相对而言,南人则自夸齿生津,暗含了南方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磨钱和蜜的意象,体现了梅花的多用途,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去掉梅花的蒂,可以用来做盐,既说明了梅花的价值,也暗示了生活的智慧。整首诗在轻松幽默的语调中,透露出深刻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北方人与南方人不同的生活哲学,传达出一种洒脱与智慧的情感。
诗中“北客”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
“去蒂供盐亦可人”一句中的“蒂”指的是梅花的哪部分?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展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与黄庭坚的对梅花的细腻观察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注重豪情,后者则关注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