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7:35
送和蕃公主
作者:张籍 〔唐代〕
塞上如今无战尘,
汉家公主出和亲。
邑司犹属宗卿寺,
册号还同虏帐人。
九姓旗幡先引路,
一生衣服尽随身。
毡城南望无回日,
空见沙蓬水柳春。
如今边塞已经没有战争的烟尘,汉朝的公主出嫁和亲。地方官员依旧属于宗卿寺,册封的名号还与敌人的帐篷里的人相同。九姓的旗帜先行引路,她一生的衣服都随身而来。毡城南望着没有回归的太阳,空见沙蓬和水柳的春景。
张籍,字德润,号宗之,唐代诗人,生于大历年间。其诗作多以边塞、军事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
这首诗写于唐朝,背景是在与少数民族的和亲政策下,公主出嫁的情景。张籍通过描述公主出嫁的仪式,反映了国家对外的和平愿望和边塞的安宁,同时也隐含了对边塞生活的思考。
《送和蕃公主》是一首通过描写汉家公主出嫁和亲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全诗以公主出嫁为线索,逐句展现了周边环境与情感的交织。开头两句“塞上如今无战尘,汉家公主出和亲”直接点明了主题,反映出战乱已平息,和平的到来让和亲成为可能。中间部分则通过描写地方官员与公主的身份来反映出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最后两句“毡城南望无回日,空见沙蓬水柳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向往。
整首诗在抒情上兼具历史感与时代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让读者感受到那一时代的复杂性与人们的情感纠葛,既有对和平的期盼,也有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和亲这一主题,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姓旗幡”象征什么?
“毡城南望无回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