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7:41
送安法师
张籍 〔唐代〕
出郭见落日,别君临古津。
远程无野寺,宿处问何人。
原色不分路,锡声遥隔尘。
山阴到家节,犹及蕙兰春。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安法师的情景。诗人走出城郭,看到落日,依依不舍地与安法师在古津告别。旅途遥远,沿途没有寺庙可以歇脚,诗人试图询问路过的人关于宿处的事情。眼前的风景似乎与往日无异,却又被尘世的喧嚣所隔离。即使到了山阴的家中,节日的氛围依然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似乎还有蕙兰的芬芳。
张籍,唐代诗人,字洵,号幽居。生于盛唐,曾任职于地方官吏,诗作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而著称。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安法师的深厚情谊。安法师是当时著名的僧侣,此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安法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与安法师之间深厚的友情。开篇“出郭见落日”,描写了夕阳西下的场景,给人一种即将告别的惆怅感。接着“别君临古津”,古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渡口,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远程无野寺,宿处问何人”,在旅途中,诗人没有找到可以歇脚的寺庙,体现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此时,诗人开始感受到世俗的喧嚣与孤独的隔阂,表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原色不分路,锡声遥隔尘”,原色即自然的本色,而锡声则是和尚的杖声,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
最后两句“山阴到家节,犹及蕙兰春”,描绘了即使在回家的路上,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友谊的美好与长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人的细腻与深刻。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深情的离别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自然的热爱。
诗中“出郭见落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锡声遥隔尘”中的“锡声”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