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8:03
颓垣破屋古城边,
客传萧寒爨不烟。
明府牙绯危受杖,
栾城风物一凄然!
在古城边,破败的墙垣和屋舍屹立,
旅人之间传说着,这里萧条寒冷,灶火无烟。
官府的惩罚严厉,明府的判决如同杖击,
栾城的风物,显得格外凄凉!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栾城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况。古城的破败与官府的严苛惩罚,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范成大(1126-1193),字君复,号石湖,浙江嘉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风格多元,既有山水田园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栾城》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栾城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栾城》是一首具有深沉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古城破败与社会动荡的沉重感受。开篇的“颓垣破屋”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给人一种凄凉的视觉冲击。随着诗句的推进,“客传萧寒爨不烟”不仅传达了环境的寒冷与萧条,也暗示了人们生存的艰难,炊火无烟,象征着生活的无望。
“明府牙绯危受杖”则揭示了官府的残酷,暗示着社会的不公和民众的苦难。通过这几句,诗人不仅描写了栾城的风物,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压迫与无情。最后一句“栾城风物一凄然”,以简练而有力的总结,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情感的渲染,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栾城的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脆弱。
意象词汇:
《栾城》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明府牙绯”代表什么?
“萧寒爨不烟”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