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湖口县上下石锺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

《过湖口县上下石锺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

时间: 2025-05-02 12:30:17

诗句

上锺山,下锺山,两锺甬大何处悬。

沧波作杵天作虡,悬在江湖都会间。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於此。

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锺可是难当抵。

上锺打得到骨髓,下锺打穿胸腹底。

世无坡老辨古器,谁知出自周与魏。

老夫不能认款识,愿闻大声开病耳,今夜月明正无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17

过湖口县上下石锺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上锺山,下锺山,两锺甬大何处悬。
沧波作杵天作虡,悬在江湖都会间。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於此。
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锺可是难当抵。
上锺打得到骨髓,下锺打穿胸腹底。
世无坡老辨古器,谁知出自周与魏。
老夫不能认款识,愿闻大声开病耳,
今夜月明正无滓。

白话文翻译:

上下两座锺山,悬挂在何处呢?
波涛翻滚如杵,天空如篓,
它们悬在江湖之间。
蜀江西流一万里,章江南来汇集于此。
更有鄱阳湖与彭蠡湖,
四水混同汇成一体。
无论万岁千秋的撞击也无法停息,
这两座锺山又怎能承受得住?
上锺山的声响触及骨髓,下锺山的声响穿透胸腹。
世上再无东坡老人的鉴别,
谁能知晓这是出自周、魏之器?
我老了,不能辨认款式,
愿闻那声响,来治我耳聋,
今夜月明,清澈无尘。

注释:

  • 上锺山、下锺山:指的是湖口县的两座山。
  • 沧波作杵:形容波涛翻滚,如同杵击水声。
  • 蜀江西来:蜀江指的是蜀地的江河,流来一万里。
  • 鄱阳、彭蠡:指鄱阳湖和彭蠡湖,都是著名的水域。
  • 坡老:指苏轼,号东坡居士,著名的文学家。
  • 古器:古代的器物。
  • 病耳:耳聋,聆听不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游历湖口县上下锺山时,诗人以山水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古代文化的思索。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湖口县上下石锺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通过描绘上下锺山的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开篇即以两座山为引,展现出它们的雄伟与神秘,接着通过水的奔流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诗中“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于此”,让人感受到水流的源远流长,仿佛在讲述着历史的故事。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文化遗产的感慨,提到“世无坡老辨古器”,可见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珍视与惋惜。他在此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自身在面对古代文化时的无奈与敬仰。最后一句“今夜月明正无滓”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而清澈的意境,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中,依旧可以找到一份清明与安宁。

整首诗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示了杨万里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锺山,下锺山:开篇直接点名两座山,暗示诗人游历的地点。
  2. 沧波作杵天作虡:水波如杵,天空如篓,形象生动。
  3. 蜀江西来一万里:强调水流的源远流长。
  4. 章江南来会于此:汇聚的意象,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交汇。
  5. 万岁千秋撞不止: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延续。
  6. 两锺可是难当抵:质疑这两座锺山的承受能力。
  7. 上锺打得到骨髓:形容声响的震撼。
  8. 世无坡老辨古器:表达对文化的怀念与无奈。
  9. 愿闻大声开病耳:渴望能听见清晰的声音。
  10. 今夜月明正无滓:最后的宁静与清澈,结束全诗。

修辞手法:

  • 比喻: “沧波作杵”,将自然现象形象化。
  • 对仗: “上锺打得到骨髓,下锺打穿胸腹底”,体现工整之美。
  • 排比: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锺可是难当抵”,增强语气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同时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感慨,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 锺山: 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
  • 水流: 表示时间与历史的流逝,文化的交融。
  • 月明: 象征着宁静与清澈,反映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上锺山和下锺山分别指哪个地方?

    • A. 湖口县
    • B. 鄱阳湖
    • C. 彭蠡湖
  2. “蜀江西来一万里”中的“蜀江”指的是哪里?

    • A. 长江
    • B. 四川的江河
    • C. 章江
  3. 诗中提到的“坡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过湖口县上下石锺山》与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内心宁静的追求,而杨万里则更强调历史与文化的思索。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烛下海棠) 浣溪沙(霜菊黄)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六首 其三 浣溪沙 浣溪沙(次韵昌甫) 浣溪沙 赋白秋海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明火 祝不胜诅 气字旁的字 包含怯的词语有哪些 绝顶聪明 夏开头的成语 瘅暑 包含燕的词语有哪些 时殊风异 马可 聪明儿 资须 马上房子 一字旁的字 蝇声蛙噪 殳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