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0:42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远山高绝近山低,未必低山肯下伊。
定是远山矜狡狯,跳青涌碧角幽奇。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山高耸入云,近处的山却显得低矮,不一定低矮的山就愿意屈服于高山。
定是远山显得狡猾而骄傲,青色的波涛在幽静的角落中翻涌而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晚号石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散文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注重细致的观察与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的时代,杨万里在诗中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独特观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同时反映了他对人世间复杂关系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远山与近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首句“远山高绝近山低”通过对比,揭示了高与低的相对性,进一步引发人们对自然的思考,表现了人们对山水的不同理解与感受。接着“未必低山肯下伊”,诗人用疑问的语气,反思低山是否真的会屈服于高山,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定是远山矜狡狯”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远山描绘成一种狡猾的存在,似乎在与人类的认知进行较量。这种情感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将自然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的艺术手法。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水的描绘,强化了远山的神秘与不可捉摸。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既对自然保持敬畏,也对人类的局限性有所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远山高绝”是形容什么?
A. 高山的险峻
B. 远处的河流
C. 近处的田野
D. 天空的云彩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低山”是否愿意屈服于“远山”?答案是__。
判断题: 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 (对/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过上湖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表现。杨万里侧重于对山水的细腻观察,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