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2: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2:27:29
葱岭书如积,银钩墨尚新。
前身虞学士,今代卫夫人。
曲水修兰禊,明珠采洛神。
更令添此帖,急就不须珍。
这段文字的内容如同葱翠的山岭上积累的书籍一样丰厚,书中的墨迹仍然鲜艳如新。你曾是虞学士(虞翻),如今却是卫夫人(卫道夫)。在曲水边修兰花的节日中,明珠如同采摘洛神(洛神赋中的神女)。再请你添加这篇帖子,急于发表,无需特别珍藏。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生活,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跋悟空道人墨迹》是杨万里在书法作品前所作的跋文,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欣赏与对书法家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的文化氛围。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体现了杨万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推崇。开篇“葱岭书如积”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书籍的丰富,给人一种文化积淀深厚的感觉。接着提到的“银钩墨尚新”,不仅赞美了书法的技艺,也暗示了文字的生命力与传承。
诗中提到的“虞学士”和“卫夫人”则是对古人典范的致敬,表达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尤其是在“曲水修兰禊,明珠采洛神”中,诗人通过描绘优雅的节日场景,展示了文人墨客的雅趣与风雅,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之中。
最后一句“急就不须珍”,则是对写作态度的一种反思,强调了创作的随性与自然,传达出一种对书法艺术的轻松态度。这一切使得整个作品不仅仅是对墨迹的跋文,更是一种对生活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表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文化传统的敬重,同时流露出对创作自由的追求,以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
诗中提到的“虞学士”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银钩墨尚新”中的“银钩”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急就不须珍”表达了什么态度?
杨万里的《跋悟空道人墨迹》和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文化和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侧重于艺术的表现与传承,而后者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两者通过不同的意象与情感,展示了宋代与唐代诗歌的风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