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9:04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蒲鱼港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蒲牙长几何,已足庇玉尺。
只恐如主人,潜逃逃不得。
这首诗描绘了蒲鱼港的景象。蒲草的生长情况如何呢?已经足以遮住玉尺(象征着尺度和标准)。我只担心像主人一样,隐匿在此,无法逃脱。
诗中提到的“蒲鱼港”,是指一种特定的水域,可能与当时的渔业活动有关。蒲草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代表着宁静与自然,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真切,受到后人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蒲鱼港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思考。第一句提到“蒲牙长几何”,不仅是在询问蒲草的生长情况,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探寻。第二句“已足庇玉尺”,则表达了自然的丰饶与生机,蒲草的生长已然超出了人类所设定的标准,展现了自然之美的无限可能。
而“只恐如主人,潜逃逃不得”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似乎暗示着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力感。诗人在这里用“主人”指代自己,传达了一种对逃避现实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蒲鱼港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蒲牙”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工具
D. 一种食物
诗中“潜逃逃不得”意指:
A. 逃避自然
B. 难以逃避现实
C. 愉快的生活
D. 自然的美好
诗的主题是:
A. 对爱情的思考
B. 与自然的和谐
C. 对历史的追溯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