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蒲鱼港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蒲鱼港》

时间: 2025-05-04 00:49:04

诗句

蒲牙长几何,已足庇玉尺。

只恐如主人,潜逃逃不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9:04

原文展示: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蒲鱼港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蒲牙长几何,已足庇玉尺。
只恐如主人,潜逃逃不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蒲鱼港的景象。蒲草的生长情况如何呢?已经足以遮住玉尺(象征着尺度和标准)。我只担心像主人一样,隐匿在此,无法逃脱。

注释:

  • 蒲牙:蒲草的根部,常用作舟楫的材料,象征着生机和自然。
  • 玉尺:指代标准的尺度,象征着精细与量度。
  • 潜逃:隐蔽地逃走,形容一种无奈的境遇。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蒲鱼港”,是指一种特定的水域,可能与当时的渔业活动有关。蒲草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代表着宁静与自然,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真切,受到后人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蒲鱼港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思考。第一句提到“蒲牙长几何”,不仅是在询问蒲草的生长情况,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探寻。第二句“已足庇玉尺”,则表达了自然的丰饶与生机,蒲草的生长已然超出了人类所设定的标准,展现了自然之美的无限可能。

而“只恐如主人,潜逃逃不得”则引发了更深的思考,似乎暗示着人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力感。诗人在这里用“主人”指代自己,传达了一种对逃避现实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冲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蒲牙长几何”:在询问蒲草的生长状况,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好奇与关注。
    • “已足庇玉尺”:蒲草的生长已足以遮蔽尺子,象征着自然的丰饶。
    • “只恐如主人”:表达了一种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似乎暗指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无奈。
    • “潜逃逃不得”:强调了逃避现实的艰难,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深刻的感悟。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蒲草象征着自然的庇护和生命的延续。
    • 对仗的手法在句子结构上保持了平衡,使整体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蒲鱼港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 蒲草:象征着生命力与自然的和谐。
  • 玉尺:代表着人类的标准与理想。
  • 隐匿:象征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蒲牙”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工具
    D. 一种食物

  2. 诗中“潜逃逃不得”意指: A. 逃避自然
    B. 难以逃避现实
    C. 愉快的生活
    D. 自然的美好

  3. 诗的主题是: A. 对爱情的思考
    B. 与自然的和谐
    C. 对历史的追溯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关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王维的《鹿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蒲鱼港》与李白的《庐山谣》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杨万里的诗更偏向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展现对壮美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其一 本意 虞美人 其一 有浴而非命死者,因为清浊冷暖之辨数章 虞美人 寄璧妹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席间赠袁巽初,时新纳姬人 虞美人·三首 其三 虞美人 题红桥归骑画扇 虞美人 黄色花一丛,萎置道旁,适因拔齿经过瞥见,牵连戏作 虞美人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分众 好戴高帽 批砉导窾 闭壁清野 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有两手 穴宝盖的字 举要治繁 黹字旁的字 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名古屋 包含混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轻头 宫廷政变 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凡几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