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52
御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
岸树低欹一雪余,枝头半叶已全无。
油窗过尽千梢影,浓处还浓枯处枯。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岸边的树木因积雪而低垂,剩下的雪迹依稀可见,树枝上几乎没有叶子了。油窗外,船只驶过,千枝影子在水面上摇曳,浓密的地方依旧浓郁,枯萎的地方则显得更加枯黄。
诗中涉及的“崇德县”可能指代与儒家德治相关的地方,反映了作者对德行的追求和社会理想的思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言辞,描绘了冬日的萧瑟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诗中“岸树低欹一雪余”一句,将寒冷的气候与积雪的存在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而“枝头半叶已全无”则进一步强调了树木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油窗过尽千梢影”,引入了动感,展现了船只的经过,仿佛打破了静谧的冬日,增添了一丝生机。在“浓处还浓,枯处枯”的句子中,诗人用浓与枯的对比,表现了自然界中生机与死亡的辩证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写冬日的景象,展现了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同时也暗含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低欹一雪余”描述的是什么景象?
诗中“浓处还浓,枯处枯”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