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5:38
武陵春 其三
作者: 赵尊岳
别后愁长心字短,
宝鸭蕙烟销。
画阁愔愔人去遥。
魂梦逐轻桡。
瑶珰不付新来雁,
目断碧云遥。
莫更寻春弟几桥。
双袖泪红绡。
离别之后,愁绪绵绵,而心中的思念却难以言表;
那美丽的宝鸭与蕙草已经消散。
画阁中,孤寂的情景让人倍感遥远。
梦中魂魄追随轻舟而去。
瑶珰不再寄托给那新来的大雁,
目光远望,碧蓝的云彩似乎也遥不可及。
不要再去寻找春天,那些桥梁已是几何之远。
双袖泪水浸透,仿佛浸染了红色的绡绸。
作者介绍:赵尊岳,生活在近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武陵春 其三》可能是在离别后,作者对情感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作,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爱情的复杂感受。
《武陵春 其三》是一首深情的词作,表现了离别后的愁苦与思念。开篇“别后愁长心字短”,即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愁苦长存,心中所想却难以用言语表达,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接下来“宝鸭蕙烟销”,通过意象的描绘,表现了曾经美好时光的流逝,仿佛一切美好都已消逝,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画阁愔愔人去遥”,此句描绘出一种幽静而孤寂的环境,令人联想到离别后的孤独感,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主题。“魂梦逐轻桡”则表达了作者在梦中依然追逐着那段美好的时光,这种梦境的追逐更显得无奈而悲伤。
接下来的两句“瑶珰不付新来雁,目断碧云遥”则暗示了对过去情感的无奈与不舍,瑶珰本是寄托情感的物品,如今却被转移到新来的大雁身上,象征着新的期望与希望,但此时的作者却已无心再寄托于它。
最后两句“莫更寻春弟几桥,双袖泪红绡”以强烈的情感收尾,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放弃,泪水浸透双袖,将悲伤与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切的情感体验。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思念与无奈,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渺茫与不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宝鸭蕙烟”象征什么?
“双袖泪红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