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4:41
燕掠红襟修竹外,微雨湿秾华。
细叶柔条映碧纱,帘额锁晴霞。
莫逐流波飞絮去,漂泊又天涯。
香梦还留伴杏花,春影夕阳斜。
燕子掠过红色衣襟,飞翔在修竹之外,细雨滋润着繁花。
嫩叶和柔条映照着碧色的纱幕,帘子上锁住了晴朗的霞光。
不要追逐流动的波光和飞舞的絮儿,漂泊总是天涯无尽。
香甜的梦依旧伴随着杏花,春天的影子在夕阳下斜斜地投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子”常常象征春天的来临,而“杏花”也是春季的代表性花卉,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作者介绍: 曹慎仪,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描绘著称。其作品大多表现女性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清代,文人雅士常常在春天时节吟咏自然,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此诗或许是作者在春天游玩时的灵感之作。
本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世界。开篇以“燕掠红襟修竹外”引入春日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柔和。接着“微雨湿秾华”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情景,细腻的笔触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向上。中间的“细叶柔条映碧纱”展现了春天的柔美,意象鲜明,生动而富有诗意。
转折处的“莫逐流波飞絮去”则引发了对人生流转的思考。诗人在面对美好瞬间时,提醒自己不要随意追逐流逝的时光,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的“香梦还留伴杏花,春影夕阳斜”则将诗歌推向高潮,杏花的香气与春天的影子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春日的和谐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流逝展开,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香梦还留伴杏花”中,“香梦”指的是什么?
A. 甜美的梦境
B. 真实的梦境
C. 过去的回忆
D.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飞絮”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美好的瞬间
C. 春天的景象
D. 生活的漂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慎仪的这首《武陵春 桃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李清照的词中也充满了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但更偏向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曹慎仪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刻画与生命的流转。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