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1:04
如梦令 其一 蝴蝶
作者: 左锡嘉 〔清代〕
春漾游丝庭院,
薄翼香黏花片。
瘦影乞谁怜,
帘底女郎窥见。
窥见,窥见。
飞上画罗团扇。
春天的气息在庭院中荡漾,
轻薄的蝴蝶在花瓣上徘徊。
它那瘦弱的身影向谁求怜悯呢?
帘子后面那位女子正偷偷窥见。
她在窥见,窥见。
蝴蝶飞上了精美的罗团扇。
左锡嘉,清代诗人,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充满画面感。
《如梦令 其一 蝴蝶》创作于春日,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蝴蝶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如梦令 其一 蝴蝶》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开篇“春漾游丝庭院”便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春风拂面,游丝轻舞。在这样的环境中,蝴蝶作为春天的使者,自然成为了诗中突出的意象。它的“薄翼”与“香黏花片”描绘了蝴蝶的轻盈与娇美,仿佛在瞬间捕捉到春天的气息。
“瘦影乞谁怜”一句,带有一丝柔弱与孤独,蝴蝶虽美丽,却似乎在向世人寻求怜悯,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帘底女郎窥见”则引入了一个人类的视角,暗示着观察与被观察之间的微妙关系,增添了一层情感的复杂性。
结尾的“飞上画罗团扇”,不仅画面美丽,更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蝴蝶的飞舞与女子的凝视互为呼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丽,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冷暖。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脆弱的思考,透过蝴蝶这一意象,展现了美好与脆弱并存的生命境遇,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诗中“薄翼”指的是谁的翅膀?
A. 小鸟
B. 蝴蝶
C. 蜜蜂
答案:B
“帘底女郎窥见”中的“女郎”指的是:
A. 老人
B. 年轻女子
C. 小女孩
答案:B
诗中的意象主要围绕哪一个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答案:C
比较左锡嘉的《如梦令 其一 蝴蝶》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发现,二者都以自然为题材,但前者侧重于蝴蝶的微观世界和生命的脆弱,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体情感与内心的思考。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情境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