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6:37
如梦令 前题 山背子
作者: 姚华 〔清代〕
患尔多才交冓。昨夜析薪初就。
当作笠兼蓑,背起蹑云穿溜。
长昼。长昼。挨得夕阳时候。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画面。昨夜刚刚砍伐的柴薪,准备将其制成笠帽和蓑衣,背上它们,缓步行走在云雾飘渺的山间。漫长的白昼,直到夕阳渐渐西沉。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作者与友人相聚之际,表现了他对友人才能的欣赏以及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一种态度。
《如梦令 前题 山背子》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场景,歌颂了友人的才华与自然的美。词的开头“患尔多才交冓”,便透露出对友人的赞美之意,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接着,作者描绘了一幅生活的画面,通过“昨夜析薪初就”的细节,展示了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简单。接下来的“当作笠兼蓑,背起蹑云穿溜”,则是对自然的向往,想象着自己如同山中游人,轻松自在,心境开阔。诗的最后以“长昼。长昼。”反复强调,带有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又让人感受到那种悠长的时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着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清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当作笠兼蓑”中的“笠”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昼”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自然和生活的主题。
诗词对比:姚华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侧重于对友人的赞美与田园生活的描绘,而后者则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波折,反映出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