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16
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
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
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
王子(李卿晔)思念归家的日子,长安已经战乱不断。
我沾湿衣服询问他的行踪,骑马向承明殿奔去。
傍晚的景色在巴蜀偏僻之地,春风却在江汉一带清爽宜人。
晋山虽然已经被抛弃,魏阙依然充满了情意。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社会关怀,关注民生疾苦,风格沉郁顿挫。
本诗写于杜甫晚年,李卿晔因罪被贬至岭南,杜甫借此诗表达对李卿晔的关心和惋惜,反映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杜甫的《送李卿晔》是一首充满离愁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国家动乱的忧虑。首句“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开篇即点出时局的动荡,李卿晔作为王子,虽身世显赫,却因战乱而离家,这种落差令人感叹。接着,杜甫以“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描绘了自己对李卿晔行踪的关心,表现出一种主动的探询与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通过对比,展现出巴蜀地区的偏僻与江汉的清新,使得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出李卿晔身处的困境与他心中对故土的向往。最后两句“晋山虽自弃,魏阙尚含情。”则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故国的眷恋与不舍,尽管晋山被抛弃,但魏阙依然充满情感,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真实的情感传达了对友人的挂念和对国家动乱的忧心,字里行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邃与广博。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国家动乱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主题沉重而深邃,蕴含着历史的悲剧感和人文关怀。
《送李卿晔》中的“长安”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春风江汉清”中,江汉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提到的“王子”是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