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9:35
八归 湘中送胡德华
作者:姜夔 〔宋代〕
芳莲坠纷,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
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
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
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
渚寒烟淡,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写道:芬芳的莲花纷纷掉落,稀疏的梧桐树在微风中摇曳,庭院里刚刚停歇的细雨让人感到阴暗。无缘无故在这销魂的地方,依然能看到篱墙外微弱的萤火虫,苔藓铺成的阶梯上蟋蟀在鸣叫。送客时再次寻找通往西边的道路,水面上传来琵琶声,不知是谁在弹奏。最可惜的还是这片江山,终究都留给了啼叫的杜鹃。长久以来我们相伴,却从未真心交谈,如今又面对着西风的离别。水边的烟雾淡淡,船桨划动人远,轻盈的行舟如同一片落叶。想起文君在远望,倚着竹子愁苦地走着罗袜。归来时,双饮翠尊,拉下珠帘,悠闲地看着月亮。
作者介绍: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沙,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擅长词作,尤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借助送别友人的情景,抒发自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这首《八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的主题。开头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恬静却又充满愁绪的氛围。雨后的庭院,飘落的莲花,微弱的萤火虫,这些意象都暗示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反复提及的“西去路”不仅是物理上的送别,更是心灵的分离。
中间的琵琶声和啼鴂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最引人注目的是“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这句道出了深厚的友谊却又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归来后”的想象,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月下闲适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友谊的深厚与离别的伤痛,读后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珍惜眼前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展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珍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篱墙萤暗”象征了什么?
诗句“长恨相从未款”表达了什么情感?
“棹移人远,缥缈行舟如叶”中的“叶”是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