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中六解 其二

《雪中六解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9:58:04

诗句

黄鹤矶边晚渡时,柳花风急片帆飞。

一声长笛鱼龙舞,白浪如山不肯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04

原文展示:

黄鹤矶边晚渡时,柳花风急片帆飞。一声长笛鱼龙舞,白浪如山不肯归。

白话文翻译:

在黄鹤矶旁边的傍晚,我乘船渡过长江,柳花随风飞舞,帆船在急风中飘荡。远处传来一声长笛,仿佛鱼龙在水中舞动,白色的浪涛如山般高涨,似乎不愿退去。

注释:

  • 黄鹤矶:位于长江边的一个著名山崖,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游玩的地方。
  • 柳花:柳树的花,象征春天和生机。
  • 片帆飞:形容船帆在风中飞扬。
  • 长笛:一种乐器,声音清脆悠扬,常用来表达情感。
  • 鱼龙舞:比喻水中生物的欢快舞动。
  • 白浪如山:形容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典故解析:

“黄鹤”是指黄鹤楼,是古代著名的楼阁,许多诗人曾在此吟咏。此处提及黄鹤矶,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富有历史文化的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雨,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雪中六解》其二通过黄鹤矶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傍晚的渡船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头的“黄鹤矶边晚渡时”便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黄昏,诗人乘船而行,周围柳花随风而动,瞬间描绘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接着“一声长笛鱼龙舞”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递出水面生机盎然的气息,仿佛鱼龙在欢快地舞动,体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最后的“白浪如山不肯归”则让人感受到波涛的壮阔,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渴望追求的内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鹤矶边晚渡时:描绘了作者在黄鹤矶傍晚渡船的场景,设置了诗的背景。
    • 柳花风急片帆飞:描绘了风急的景象,柳花随风飘舞,帆船在快速行驶,表达了动态的美。
    • 一声长笛鱼龙舞:将音乐与自然结合,长笛的声音仿佛唤醒了水中的生灵,产生了和谐的画面。
    • 白浪如山不肯归:白色的浪涛如同高山,气势浩大,表达了波涛的力量与不屈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浪比作山,形象地表现了浪潮的壮观。
    • 拟人:长笛的声音似乎能够使鱼龙舞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表现了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意象分析:

  • 黄鹤矶:象征历史与文化,连接了诗人与前人。
  • 柳花:春天的象征,生机与希望。
  • 长笛:象征音乐的优雅与自然的和谐。
  • 白浪:象征力量与不屈,暗示人生的波折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鹤矶的地理位置是: A. 长江边
    B. 黄河边
    C. 海边
    D. 山中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琵琶
    B. 二胡
    C. 长笛
    D. 古筝

  3. “白浪如山不肯归”主要表达了: A. 平静的河流
    B. 波涛汹涌的海面
    C. 人生的沉浮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早发白帝城》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壮志与对未来的渴望,而《雪中六解》其二则更多聚焦于当下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姜夔评传》

相关查询

古风其十三 拟古其三 舞曲歌辞。白鸠辞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其三 金陵白下亭留别 秋浦歌十七首 其九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建之底的字 括刷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强作解事 恨入骨髓 刀字旁的字 贪财无义 朝观暮览 采字旁的字 落英缤纷 支字旁的字 汹设 方字旁的字 五花八门 集苑集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