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51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千骑为一队,万骑为一军,
朝践狼山雪,暮宿榆关云。
将军羽箭不虚发,直到祁连无雁群。
隆隆春雷收阵鼓,蜿蜿惊蛇射生弩。
落蕃遗民立道边,白发如霜泪如雨。
褫魄胡儿作穷鼠,竞裹胡头改胡语。
阵前乞降马前舞,檄书夜入黄龙府。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战争场景。千骑马组成一队,万骑马组成一军,早晨踏上狼山的积雪,傍晚则宿营在榆关的云雾中。将军的羽箭射得准确无比,直到祁连山都看不到雁群的踪影。隆隆的春雷声中,战鼓声震天,蜿蜒的蛇形阵势中,惊蛇般的生弩在射击。落脚的蕃族遗民在路边呆立,白发如霜,泪水如雨。胡人被剥夺了灵魂,像穷鼠一样,急忙裹头改语言。阵前乞降的敌人,马前舞蹈,檄书在夜间送入黄龙府。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作品内容涉猎广泛,擅长山水诗、边塞诗及咏史诗等。其诗风格豪放,感情真挚,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次遭受外族侵扰之际,陆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写下此诗,表达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出塞曲》通过生动的战争场景,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对敌人的压制,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悲剧和对无辜者的同情。诗中以“千骑为一队,万骑为一军”的开篇,立即营造出壮阔的战斗场面。接着描绘将军的战斗能力和对敌人的全力追击,展现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尤其是“隆隆春雷收阵鼓,蜿蜿惊蛇射生弩”,用声音和形态的对比,增强了战斗的紧迫感。
然而,战争的残酷也在“落蕃遗民立道边,白发如霜泪如雨”中得以体现。诗人对战争中无辜者的同情,展现了他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最后,诗中通过对敌人乞降的描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陆游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表现边塞的壮丽与豪情,更是通过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体现了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对战争残酷带来的人道主义关怀,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一句描写了战士们的艰辛?
A. 千骑为一队
B. 朝践狼山雪
C. 将军羽箭不虚发
D. 落蕃遗民立道边
诗中提到的“胡儿”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蕃族
C. 蒙古族
D. 满族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战士的批评
C. 对战争的反思与悲悯
D.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出塞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涉及边塞题材,但《出塞曲》更侧重于战争的残酷和对无辜者的同情,而《登鹳雀楼》则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对未来的希望,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