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元夕立春)

《菩萨蛮(元夕立春)》

时间: 2025-05-10 09:38:21

诗句

雪林一夜收寒了。

东风恰向灯前到。

今夕是何年。

新春新月圆。

绮丛香雾隔。

犹记疏狂客。

留取缕金德。

夜蛾相并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38:21

原文展示:

菩萨蛮(元夕立春)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雪林一夜收寒了。
东风恰向灯前到。
今夕是何年。
新春新月圆。
绮丛香雾隔。
犹记疏狂客。
留取缕金德。
夜蛾相并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夜之间,雪林的寒气消散了,东风正好吹向灯前。今晚是什么年呢?新春的月亮正圆。绮丽的花丛被香雾隔开,我依然记得那位疏狂的客人。留下那缕金色的德行,夜蛾们在一起观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菩萨蛮:词牌名,常用于描写春景、元宵等。
  • 收寒:指消除寒冷。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灯前:指元宵节的灯笼。
  • 绮丛:美丽的花丛。
  • 香雾:花香弥漫的雾气。
  • 疏狂客:指不拘小节、洒脱的人。
  • 缕金德:留存的金色德行。
  • 夜蛾:夜间飞舞的蛾子,象征追逐光明的生灵。

典故解析:

  • “新春”“元夕”相互映衬,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十五天,象征着团圆和希望。
  • “疏狂客”或指文人雅士,表达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希文,号石湖,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宵节与立春之交,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中描绘了雪后春风的温暖,反映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人们对新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元夕立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及节日的氛围。开篇以“雪林一夜收寒了”引入,描绘出寒冬的消退,暗示着春天的来临,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接着“东风恰向灯前到”一句,不仅描绘了春风的温柔,也映衬出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东风将温暖和希望带给人们。

“今夕是何年”一句,似乎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又暗含着对新年的期待。“新春新月圆”,月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进一步加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后面的“绮丛香雾隔”句,描绘出春天花香四溢的美景,仿佛让人沉浸在花香缭绕的梦幻中。“犹记疏狂客”则引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的渴求。最后“留取缕金德”一句,寓意珍惜德行,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整首诗用词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林一夜收寒了。”:雪后的寒冷在一夜之间消散,暗示春天的来临。
  • “东风恰向灯前到。”:春风吹拂着灯笼,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 “今夕是何年。”: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对新年的期待。
  • “新春新月圆。”:新春的月亮正圆,象征团圆和希望。
  • “绮丛香雾隔。”:花香弥漫,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
  • “犹记疏狂客。”:回忆那位洒脱的朋友,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留取缕金德。”:强调珍惜内在的德行,象征着高尚品质。
  • “夜蛾相并看。”:夜蛾聚集在一起,象征追逐光明的生灵,暗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新春新月圆”,形成声韵和谐。
  • 比喻:将春风比作温暖的气息,增强春天的生机感。
  • 拟人:如“东风恰向灯前到”,赋予春风以人的性格,增加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林:象征冬天的寒冷与孤寂。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 灯前:象征着节日的欢庆与团圆。
  • 绮丛: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夜蛾:象征追逐光明与自由的生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诗人的孤独
    D) 夜晚的寂静

  2. “东风恰向灯前到”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风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热浪
    D) 秋天的凉风

  3. “留取缕金德”中的“金德”指代什么?
    A) 财富
    B) 美德
    C) 名声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元夕》 - 朱淑真

诗词对比:

  • 《青玉案·元夕》:同样描写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但更加侧重于人们的欢聚与情感的交融。
  • 《元夕》:侧重于对灯笼和花灯的描写,表现了节日的喜庆和团圆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选》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霍子侔还都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过阎氏桥亭 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三 刘表庙 范蜀公挽诗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 啸台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 天封观将军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陈胜 流脍人口 鬼字旁的字 永歌 惊慌失措 林芿 巳字旁的字 退关 鬲字旁的字 包含则的词语有哪些 研精静虑 拾人唾余 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涣汗大号 豸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意境融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