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56
作者: 石孝友 〔宋代〕
枕上莺声初破睡,峭寒轻透帘帏。
起来惆怅有谁知。雨狂风转急,揉损好花枝。
薄幸别来春又老,等闲误却佳期。
斜阳影里立多时。远山何事,相对蹙修眉。
在枕边听到黄莺的鸣叫,刚刚打破我的梦眠,
透过窗帘,寒意轻轻地袭来。
我起身后,心中的惆怅又有谁能理解?
狂风骤雨,如今已将美丽的花枝摧残得不成样子。
自从离别以来,春天悄然老去,
轻易地错过了美好的时光。
在斜阳的影子下,我独自站立了很久。
远山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面对面我眉头紧锁。
作者介绍:
石孝友,字子仁,号景山,宋代词人。他的词作以情感细腻、意境清新著称,常反映个人的生活感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临江仙》为词牌名,此词作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叹息。开篇以“枕上莺声初破睡”引入,清新的自然音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仿佛在唤起春天的希望。然而,紧接着“峭寒轻透帘帏”则将读者拉回到现实的寒冷中,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生活中的苦涩与无奈。
诗中“雨狂风转急,揉损好花枝”描绘了恶劣天气对春花的摧残,象征着美好事物在现实中常常遭遇的磨难。接下来的“薄幸别来春又老”,表达了诗人对感情的失落与对岁月流逝的惋惜,时间的无情使得春天似乎也在无声中老去,呼唤出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错过的懊悔。
最后,“远山何事,相对蹙修眉”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考,也反映了内心的忧愁与困惑。整体而言,诗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词测试:
“枕上莺声初破睡”中“莺声”指的是什么?
诗中“薄幸别来春又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雨狂风转急”中“狂风”形容什么情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