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5:13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树色一作曙莫见,
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清晨听到远行的朋友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微霜刚刚渡过河面。鸿雁在忧愁中无法忍受这样的歌声,而云山的景色,更是让人感到身在异乡的凄凉。关城的树色暗示着寒冬将近,御苑传来的砧声在傍晚显得格外频繁。树影朦胧,像是黎明即将来临,却又看不到长安的欢乐场所,空余岁月在指间悄然流逝。
李颀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送魏万之京》写于送别友人魏万赴京的场合,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情感交织,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与人们内心的孤独感。
《送魏万之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篇通过“朝闻游子唱离歌”引入,直接表达了离别的主题。清晨的歌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动人,引发了诗人的思绪。接着,诗人提到“昨夜微霜初渡河”,用“微霜”一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
鸿雁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这里用“鸿雁不堪愁里听”,将离别之愁与鸿雁的悲鸣相联系,传达了心中无奈的情感。接下来的“云山况是客中过”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云山的景色让人倍感凄凉,更突显出“客”字的含义——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惦记着故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关城的树色和御苑的砧声,展现了即将到来的寒冬和生活的琐碎,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则是全诗的高潮,体现了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意境上构建了一个秋冬交替、忧伤离别的场景,展示了李颀细腻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与冬季的到来,反映了对人生无常、光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谁?
“鸿雁不堪愁里听”中“鸿雁”象征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王维的《送别》与李颀的《送魏万之京》都表达了离别的主题,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离别的感伤,而李颀则更注重于内心的忧愁与时间的流逝。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体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