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8: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8:00:46
淡黄柳 道院中见黄木香词以咏之
作者:陈维崧
蜂黄褪了,争上枝头簇。
嫩蕊成丛蒙涧竹,覆遍书窗小屋。
揉入红槽碎珠续,压醅熟。
萧疏乱秋菊。引柔蔓,暗香触。
月昏黄料尔伤幽独。
折上鍊师,通明冠子,雅称厌禳装束。
蜜蜂的黄色消退了,争相飞向枝头聚集。
嫩蕊成群,隐匿于涧边竹林,覆盖了书窗的小屋。
将红槽的碎珠揉入其中,压制成酒,已经熟了。
秋菊在萧疏中零乱开放,柔蔓轻轻引动,暗香扑鼻。
黄昏的月光下,孤独的幽思令人伤感。
折下的花朵,像炼金术士的标志,明亮的冠子,雅致地称之为厌禳的装束。
“炼师”与“冠子”可能与道教的炼金术士有关,意指通过修炼达到某种境界,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与向往。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字子昊,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其诗风格受李清照等词人的影响,偏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与人心的深刻理解。
这首《淡黄柳》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便通过“蜂黄褪了,争上枝头簇”引入春天的气息,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诗中“嫩蕊成丛蒙涧竹”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繁盛,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柔情。随着诗句的深入,意象逐渐转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特别是在“月昏黄料尔伤幽独”一联中,夜色的黯淡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一联“折上鍊师,通明冠子,雅称厌禳装束”则把自然景物与道教文化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灵性的思考,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孤寂,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怀,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内心孤独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蜂黄褪了”中的“蜂黄”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枯竭
B. 春天的生机
C. 夏日的炎热
D. 秋天的萧瑟
诗中提到的“折上鍊师”指代什么?
A. 农夫
B. 道教炼金术士
C. 诗人自己
D. 蜜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