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四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四》

时间: 2025-04-30 19:04:59

诗句

此生真与世相忘,投老生涯寄上方。

洗足关门枕书睡,连山松桧雨浪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4:59

原文展示:

松阳上方山居五首 其四
作者: 沈晦 〔宋代〕
此生真与世相忘,
投老生涯寄上方。
洗足关门枕书睡,
连山松桧雨浪浪。

白话文翻译:

这一生我真的与世俗相忘,
把老年的生活寄托在上方山。
洗净双足关上门,枕着书本安然入睡,
连绵的山峦,松树和桧树在雨中轻轻摇曳。

注释:

  • 此生:这一生。
  • 真与世相忘:真的与世俗生活相忘,表示超脱与世的态度。
  • 投老:指老年时寄居。
  • 生涯:生活、生存的状态。
  • :寄托、依赖。
  • 洗足关门: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洗净双足后关上门。
  • 枕书睡:以书本为枕,形容读书到入睡的状态。
  • 松桧:松树和桧树,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长年。

典故解析:

沈晦是宋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往往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之美与自我修养。在此诗中,诗人通过“洗足关门枕书睡”的描写,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安逸与自在,同时也反映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沈晦,字子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沈晦在隐居生活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依恋,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此生真与世相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超脱之感,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下来的“投老生涯寄上方”,则传达出一种归隐的决心,选择在自然中度过晚年。

“洗足关门枕书睡”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诗人在山中洗去尘埃,关上门,享受书本带来的宁静与智慧,体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连山松桧雨浪浪”,描绘了连绵的山峦、松树与桧树在雨中轻轻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清新而生动的画面感,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超然和洒脱,给读者带来了宁静与舒缓的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此生真与世相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完全超脱。
    2. 投老生涯寄上方:表明诗人选择在山中度过老年,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3. 洗足关门枕书睡: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逸,尤其是对读书的热爱。
    4. 连山松桧雨浪浪:生动展现自然景色,强调了自然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洗足关门”,比喻隐居生活的脱俗。
    • 拟人:雨中的松桧,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如“关门”与“枕书”,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洗足:象征洗去尘世的烦恼与疲惫。
  • 松桧:象征长青与坚韧,代表自然的永恒与宁静。
  • :象征清新与滋润,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A. 描述自然景色
    B. 记录社会事件
    C. 叙述个人经历

  2. “洗足关门枕书睡”中的“洗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厌倦生活
    B. 寻求安静
    C. 享受名利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诗词对比: 沈晦的诗与陶渊明的作品都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沈晦更加强调与自然的融洽,而陶渊明则更注重理想乡的描绘。两者都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次二公子韵 满庭芳 刀圭法 满庭芳 满庭芳 满庭芳(西湖) 满庭芳 满庭芳 饯春 满庭芳 满庭芳 寄兴平张先生 满庭芳 桂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并辔齐驱 金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三互法 倾肠倒腹 逃首 厂字头的字 伤弓之鸟 焦核 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举世闻名 释种 下不去 三撇旁的字 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迭的成语 一五一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