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12
闻说朝家念履簪,
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
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
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
未识王孙半岭音。
听说朝廷家中念想穿戴的事情,
怎能安心去学羊群饮水的方式?
曾经接触过官职,
但心中依然怀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晨光中镜子映照出白发,
夜晚点灯时手中仍在吟咏。
人间的虫鸣声,
却未曾听到王孙的吟唱。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友仁,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曾任职于政府,后退隐田园。他的作品以豪放、深沉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在当时,士人普遍面临仕途的困境,刘克庄的诗歌将这种普遍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通过对比朝廷生活与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权力与自由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朝家”和“羊斟”,展现了诗人与权力之间的距离感,暗示他对朝廷生活的不满与拒绝。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尽管曾经身处官场,但内心始终渴望返璞归真。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白发的出现让他愈发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夜晚的吟咏则是他对艺术与生活的坚持。最后两句回归自然,提到蚯蚓的鸣叫和未识王孙的音调,表明了他对自然之声的向往以及对高雅文化的陌生,体现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由的渴望,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朝家”指的是哪个方面?
“芹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晓镜”有什么象征意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与刘克庄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逃避。
王维《鹿柴》: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王维的诗歌同样展现了对山水的赞美,与刘克庄的内心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