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09
浣溪沙 其二
醉梦昏昏晓未苏。
门前辘辘使君车。
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排翠羽,
小槽春酒滴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在醉梦中迷迷糊糊,早晨尚未醒来。
门前传来使君的车声,
我举起酒盏,怎么会没有酒呢?
废弃的园圃里,寒冷的蔬菜排成翠绿色,
小酒槽里,春酒滴如珍珠。
清香细细,仿佛在嚼梅花的须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词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梅须”一词可以联想到梅花的高洁与清香,暗示诗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经历过政治风波和流亡生活,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浣溪沙 其二》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此时的他已历经多次政治打击,身处逆境,但他依旧保持乐观,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此诗反映了他醉酒后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浣溪沙 其二》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开头“醉梦昏昏晓未苏”,营造出一种迷醉的氛围,似乎在表达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美好梦境的向往。这种沉醉不醒的状态反映了他对生活中苦难的无奈,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却逐渐引入了生活的细节,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门前辘辘使君车”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平静形成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节奏。接下来的“扶头一盏怎生无”,则流露出诗人对饮酒的渴望,似乎在用酒来麻醉自己的烦恼。
“废圃寒蔬排翠羽”中,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荒废的园圃,虽然是寒冷的蔬菜,却依然排成翠绿,展现出生命的韧性。而“小槽春酒滴真珠”,则通过春酒的美好,暗示了生活中依旧存在的美好与希望。这种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最后一句“清香细细嚼梅须”,将梅须的清香与细腻的品味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诗中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整首词在哀愁中透出乐观,体现了苏轼的独特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忘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醉梦昏昏晓未苏”的意思是?
A. 早晨醒来
B. 迷迷糊糊未醒
C. 醉酒后失去意识
“小槽春酒滴真珠”中的“真珠”指的是什么?
A. 假酒
B. 珍贵的春酒
C. 珍珠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A. 寒蔬
B. 春酒
C. 梅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